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犹如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战“疫”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各类组织除了通过网络、大喇叭、贴告示等方式传播疫情信息、做好防控外,还在各个社区张贴横幅,通过标语提醒民众做好预防。
标语主要是通过简短有力的字句吸引大众注意力,激发大众情感,引导大众指向特定的目标,实现既定的价值取向。从语用学角度看,标语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社会化教育功能、动员激励功能,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宣传方式。例如在革命年代,为了宣传共产党和红军,唤醒广大民众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支援革命战争,红军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任务要求制定了标语。在赣南于都的红四军政治部曾发布了一份统一的《红军标语》,可见对标语的重视。现在到井冈山、瑞金等革命根据地参观,在一些民舍、祠堂的外墙上还可见“打土豪分田地”、“一切土地归农民”、“取消一切苛捐杂税”等标语。
01.防控标语的类型
疫情发生后,在社区挂出了很多硬核的、土味十足的防控标语,让人看了又“害怕”又“好笑”,在心神领会中达到不错的动员传播效果。防控标语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号召大家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不给社会添乱。在防控疫情的措施中,第一条就是要求减少人员流动,以隔绝感染人数增加的可能途径。适逢春节,让大家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就成了很艰难的事。因此呼吁大家不出门成了街头巷尾高频出现的标语。
第二类是号召大家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性强且十分隐蔽,最好的防护措施就是远离人群,出门戴口罩。但由于我国民众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特别是老年人更是一下子难以适应。同时对病毒的传染性认识还不到位,大家心存侥幸,觉得不戴口罩也不会那么“幸运”就传染上病毒。因此呼吁大家出门戴好口罩的防控标语比比皆是。
第三类是号召坚定信心,不信谣不传谣。随着疫情汹涌而来的还有各种谣言。由于信息不对称,造谣者或偷梁换柱或掐头去尾散布谣言,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如“喝酒、抽烟能有效预防病毒”,“这次疫情死了很多人,政府不敢报道,治不好了”……这些谣言,给大众的生活造成恐慌。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坚定信心,也成为这次防控标语的宣传内容。
02.防控标语的特点
纵观这些防控标语,有如下特点:
(1)易看—语句短小,大都一句或两句,字数少,简明扼要,能让人在短时间内看得完。
(2)易懂—语言上精练简洁,甚至会使用大白话词汇,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富有冲击力。
(3)易记—语音上朗朗上口,末字押韵,音节匀称,易读易记,容易入脑。
(4)易感—内容上有一定夸张性,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动员性,容易感染人行动起来。
正因为防控标语具有要言不烦、生动贴切、活泼形象、朗朗上口等特点,因此在新媒体传播不便利的地方、或者对接收新媒体不便利的群体,标语就具有非常直接的传播力度,能弥补新媒体传播的空缺。
03.制作防控标语的注意事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防控标语在规范大众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为了达到更强的传播效果,标语存在着一定的语言暴力。因此,建议在制作防控标语时注意“三多三少”:
(1)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粗暴。制作标语的目的就是对大众进行说服教育,因此要以人为本,多一些温情和人文关怀,少一些冷冰冰、简单粗暴的文字。如上述的标语“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让人看了瑟瑟发抖,感觉被诅咒,极为不舒服。换为“武汉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表达同样的意思,但画风就温和许多。
(2)多一些生动形象,少一些大掉书袋。防控时期的标语一定要生动接地气,不要太多“阳春白雪”。如同样是支持武汉战胜疫情,“武汉加油,武汉必胜”、“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等标语被广泛使用,激发斗志,充满力量;假如换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不是不好,但作为标语就显得太过文绉绉。
(3)多一些法治规范,少一些狠话蛮横。习总书记强调,必须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就是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规范防控疫情的各种行为。防控标语实质上是社区治理精神的一种体现,同样要体现法治精神,讲究依法依规。“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这样的防控标语充满家长作风和行为暴力,与依法治国的理念大相径庭。
当前,疫情防控还在继续,防控标语既要继续发挥群众创新的智慧,生动接地气,也要注意分寸感,守住底线,态度更温和一些,用语更文明一点,众志成城,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
作者信息
王小玲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东省团校)
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系教师
中级社会工作师
联系邮箱:8278436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