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等:青年“勇敢群体”及其特征——以中国青年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视角~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疫情防控

本文由《中国青年研究》组稿,刊登于2020年04期。

作者:谭建光  王小玲  苏 敏


摘要:中国新冠肺炎防疫战对青年的生活与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本次防疫战中,青年的心态经历了猜测—惶恐—冷静—自信—勇敢五个阶段,诞生了十大青年“勇敢群体”。通过对中国青年在这场防疫战中的心态变化和行动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青年“勇敢群体”的类型和特征,为把握特殊社会状态的“青年画像”提供新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青年;防疫;惶恐;担当;勇敢群体


2020年伊始,一场全民战“疫”,改变了14亿人的春节假期节奏,给青年平静的生活带来波澜和震动。在这次防疫战中,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激励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防疫战,做出贡献,锻炼成长。青年作为最大量的年龄群体之一,“突如其来”“措手不及”地卷入战“疫”之中,一方面工作生活各方面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越来越主动参与到防控疫情蔓延、服务社会他人的行动之中,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疫情是对青年的挑战和考验,面对疫情更激发出青年的思考和行动。为此,探讨中国青年在这场战“疫”中的心态变化和行动演变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发现及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是一个社会突发事件,“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应对风险启动的特殊措施。根据防范传染、隔离防护的现实要求,笔者通过网络和媒体、微信和QQ等渠道收集各种材料,跟踪研究分析,探寻青年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心态变化和参与特点。在整理和分析资料中发现,“惶恐”和“勇敢”是表述青年在防疫战过程中变化的关键词汇。“惶恐”体现青年在疫情“突如其来”“气势汹汹”的时候所产生的担忧和害怕;但是并没有达到“恐慌”的程度,没有出现明显的惊慌失措、秩序混乱。“勇敢”体现在青年逐渐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强力部署“疫情防控阻击战”,逐渐了解避免传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方式方法之后,就不害怕、不恐惧,而是有胆量、敢于面对、敢于参加“战疫”,发挥专业特长或者志愿精神,为防疫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诞生青年“勇敢群体”。这恰恰是培养青年现代人精神,培养青年现代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途径。

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查阅理论研究文献,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参与社会风险防范与治理,特别是“非典”疫情防控治理的资料进行分析,提供参考借鉴。二是通过网络、媒体、微信群、QQ群等,收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青年参与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三是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参与疫情防控的心态变化、行动特点。四是设计和发放《广东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专项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330份,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试图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青年从惶恐到勇敢的心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青年“勇敢群体”的类型和特征,为把握特殊社会状态的“青年画像”提供新的理论视野。


二、青年防疫心态变化:从惶恐到勇敢

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的心态变化,具有较明显的阶段和轨迹,经历了信息封闭时期的惶恐和焦虑,逐渐转变为信息公开时的勇敢面对,政策贯彻时的积极配合,经受了磨炼和成长,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1. 青年的猜测心态与“谣言蔓延”

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看,根据现有资料分析,最早在2019年12月初期就出现第一个病例,随后陆续增加。青年作为社会成员中的活跃分子,是微信、微博、QQ、网络等传播信息的主力军。因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并存,权威机构信息不明,引发社会议论,造成青年的心态不稳定、有波动。因此,在李文亮医生去世后,国家监察委派出工作组到武汉,彻查“训诫”事件,以求向公众公开真相,赢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的强烈支持。


2. 青年的惶恐心态与“焦虑感染”

在疫情蔓延严重的时候,武汉市只能采取“ 封城” 的特殊措施。一方面,宣布“封城”的时候处置不及时,前后有500万人离开武汉到了全国各地;另一方面,政府前期对于“封城”后的市区治理和医疗救治缺乏足够力量,缺乏积极准备。这样,就造成广大民众包括青年的惶恐心态。从青年群体看,出现两种心态。

一是留在武汉市区的青年,顿时茫然、不知所措,对前景和未来充满疑虑。尤其是许多无法进入医院治疗,“留家治疗”的病人出现危重和死亡,对青年冲击特别大。

二是离开武汉奔向各地的青年,感觉流离失所、缺乏依托。我们在网络浏览到《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2019年12月21日写道:“旅行回来发现我的番茄熟了一颗,揣在兜里带回家想给我爸妈尝尝。”2020年1月写道:“妈妈走了(新冠肺炎去世),别回别赞我不想回复了。”2020年2月8日凌晨3点写道:“爸爸,我把你也弄丢了(新冠肺炎去世)。你去找妈妈,然后等我,我们一起回家。”直至2020年2月8日11点51分写道:“我好害怕,我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历时一个半月的日记,从欢喜到焦虑,到惶恐、悲伤、绝望,在网络传播之后,引起社会公众包括青年的强烈反应。

因此,当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坚决措施,更换湖北省、武汉市“主帅”,强力推进救治患者、阻断传染渠道、保护人民健康的时候,就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积极支持。这时候,青年看到了防控疫情、恢复生活秩序的前景和希望。


3. 青年的冷静心态与“理智判断”

青年在经历猜测、惶恐、躁动等心态变化之后,学会理性和冷静地判断形势,寻求“积极自救”和“摆脱困境”的途径。从“湖北青年”群体看,不仅仅武汉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严重局面,周边多个地市也面临疫情蔓延的严重局面。面对疫情的严峻性,虽然“最严封控令”对于青年的生活有较大影响,但是湖北青年却从中看到防控疫情、恢复秩序的希望,能够沉着理性地接受,按照政府管制要求安排生活。这样一种冷静和理智的心态是青年度过惶恐、走向稳定的新环节。从全国各省市的青年看,为了支持与配合“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从最初对“隔离观察”“居家防控”等不理解、有怨言,到越来越理解和支持,并且成为面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宣传解释,协助加强“全民防控”的活跃力量。


4. 青年的自信心态与“正视困难”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特殊性”。经常听社会上说90后独生子女依赖性强,00后优越环境导致脆弱,等等。然而,在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却可以发现青年更快响应党和国家的防疫号召,更快理解和执行各种防控措施,更多面向中老年长辈宣传解释防控必要性。也就是说,青年成为对社会变化新趋势以及社会治理新措施最快适应、最快响应的群体,这是基于青年群体在防疫战中建立的新自信、新自觉。

从防疫战进程资料看,青年的自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逐渐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从对疫情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到防疫信息公开、专业辅导增多,青年信心从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中建立。二是对医疗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信心,相信救治和防控的专业力量。三是重建对地方政府的信心。在中央调整湖北及武汉领导后,建立对地方党政部门的信心和对社区农村机构的信任。不仅仅是湖北青年从这些变化中获得信心,全国青年也从这些变化中获得力量。


5. 青年的勇敢心态与“参加战疫”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年从被动的猜测、惶恐、躁动心态,转变为主动的冷静、自信、迎战心态,逐渐培育“勇敢”的特质,成为新时代青年最珍贵、最值得发扬的品质。陆士桢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分析,“重大的灾害对社会是一次巨大的震动,但同时也是凝聚民众人心和力量的一个机遇,一场灾害过后,往往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因此,灾害应急志愿服务对提升志愿者服务精神,历练志愿者的意志品质,都会具有更突出的作用”[1]。我们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年的勇敢品质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实践的磨难和锻炼中形成的。青年经历了恐惧和惊慌之后,学会正视它、了解它、抗击它、战胜它,这是一个艰难而有益的成长过程。从参与防疫服务的志愿者看,中青年是主要力量。

当青年群体产生“勇敢”意念、具有“勇敢”品质、传播“勇敢”精神之后,就涌现大量的优秀青年医护人员“上前线”、优秀青年建筑工“上工地”、优秀社区青年工作者“上阵地”、优秀青年志愿者“上岗位”,构筑起防控新冠病毒人民战争的“长城”。


表1:您(防控疫情志愿者)的年龄阶段是(单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2月“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问卷调查数据


我们追踪和分析青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心态变化,归纳出猜测—惶恐—冷静—自信—勇敢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青年经历了从匆促面对到自主应对,从消极悲观到积极迎战的转变,体现90后、00后一代新人的磨炼与成熟。尤其是在面对疫情、迎战疫情的过程中,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青年“勇敢群体”,是经历疫情灾难之后的坚强力量,是经历防疫实战之后的中坚力量,预示着中国新时代的寄托和希望。


三、战“疫”诞生的青年“勇敢群体”

回顾和分析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青年“勇敢群体”的诞生和发展值得关注、值得研究。我们认为,青年“勇敢群体”不是天生造就,也不是先天设定的,而是在面对灾难、勇敢迎战过程中涌现出来、凝聚起来的特殊群体。青年“勇敢群体”是经历惶恐、躁动之后,学会不害怕、不回避,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运用自己的勇气、力量、经验、智慧去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新兴群体。在这次战“疫”中,涌现出“十大青年勇敢群体”。


1. 勇敢冲锋者—青年党员、团员

这次防疫战中,冲在前列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成为“勇敢群体”的示范代表。2020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提出“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2020年2月1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提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以共青团员为政治骨干和主体,把发挥作用的绩效作为检验团员团组织先进性的主要标准,以爱国、奉献、争先、创优为追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钟南山院士带领救治战场“火线入党”的青年新党员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上海华山医院共产党员、院长张文宏说道:“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体现了党团员在防疫战中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青年党员、共青团员成为定点医院救治团队的“主心骨”“核心骨干”,成为防疫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先锋队”“冲锋号”,成为社区、农村安全防护的“红旗手”“急先锋”。这些党员、团员的率先行动、身先士卒,给群众带来希望、给群众带来力量,坚定了广大青年战胜疫情的信心。


2. 勇敢逆行者—青年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力量。湖北及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都战斗在一线,全国有4万多名优秀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及武汉,紧急参与病人的救治工作。他们中大多数是青年医生、青年护士,有的从大年初一就赶赴定点医院,参与患者救治工作。他们不仅仅要奉献专业、经验、时间、精力,而且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湖北省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3000多例。人民群众称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向着“危险的地方”前行。这个群体的勇敢精神和敬业态度感动了社会、激励了人民。


3. 勇敢冲锋者—青年解放军官兵

从2020年2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晚上,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派出3支医疗队分赴武汉,参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随后解放军官兵又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以及其他定点医院进行维持秩序、推进治疗的工作。至今已有4000多名解放军医护人员,以及一批批解放军官兵前来武汉参与救治和管理,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为加快病人救治、疫情防控、维持秩序、保障安全做出贡献。


4. 勇敢救援者—青年应急人员

随着武汉等城市采取“封城”防疫措施,以及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大量青年公安干警、青年应急救援队伍成员日夜奋战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口、公共场所,开展检查来往车辆人员,查询疫区人员和疑似病人,维持城市治安秩序,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等工作。广东菠萝救援队的青年说:“我们也知道有危险,但是我们不上谁上,关键时候就需要我们的勇敢了。” 这些青年应急救援人员、青年应急管理人员,放弃了节假日,连轴转开展安全检查和秩序维持,排除险情,为防疫战赢得时间,为人民群众保障安全。他们是“辛苦一个人,幸福全城人”。


5. 勇敢建设者—青年建筑工人

为了确保新冠肺炎患者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武汉市加班加点开展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加快进行方舱医院的改造建设,各省市也陆续改造和建设一批新冠肺炎救治医院。很多青年建筑工人、青年安装工人、青年环卫工人等等,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建设和改造工作。有很多青年工人是“应召而来”,收到政府和企业的召唤,没有二话就放弃假期,前来建设工地;还有一些是自动“找上门来”,听说要建设医院,就主动赶到工地,发挥自己的建筑和技术特长。青年工人说的一句话,“我们不是为了工资,就是想为加快救治病人做点事情”,非常朴实却十分感人。这些青年“勇敢建设者”是为“前线”提供坚实基础的“后勤”领域贡献者。


6. 勇敢守护者—青年社区工作者

在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还有一个人数庞大的“勇敢群体”,就是青年社区工作者,包括社区党员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工作者等。特别是湖北及武汉的青年社区工作者,从1月23日“封城”开始,就承担起社区的守护、疏导、协调、服务等职责。一方面,为防控疫情扩散,青年社区工作者要引导和劝阻居民外出、闲逛、交谈等,做好人员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在“隔离观察”和“居家防护”状况下,居民群众是“宅家”保安全,青年社区工作者则要带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四处奔波:他们查询和检测居民的健康情况,对发热病人及时上报;联系蔬菜食物用品等,安排送达每一户居民家中;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清查”和“隔离”的准确数字。这些青年,他们也担心自己被感染,也担心家人被自己传染,但是为了保护社区、保护群众,他们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社区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7. 勇敢创意人—青年艺术创造者

我们发现,这次防疫战不仅仅医疗专业、疾控专业的青年发挥特长、发挥作用,很多其他领域的青年人才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其中青年文化人才、艺术人才就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央电视台的年轻主持人为“战疫”鼓劲、加油,到很多文艺工作者编写歌曲、演唱歌曲,为武汉等地的人们提供关心和慰问,也为全国“在家防护”的人们提供关心和支持。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艺术战“疫”,获得全国各地艺术人才、艺校师生的响应,很多青年画家、书法家创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供“延长假期”的中小学生欣赏、学习。许多农村文艺人才录制节目在网络、微信播放,让广大农民“宅家”也能够欣赏文艺、过好春节。


8. 勇敢奉献者—青年志愿者

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在重点领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指引》,提出建立“青年志愿突击队”的要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组织近50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防疫战”,奉献爱心、提供服务。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全球执行协调员奥利维尔·亚当发表公开声明,“充分肯定广大志愿者走进医院、走进社区,在防控宣传、紧急救助和心理辅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奉献、责任和主人翁精神”[2]。

青年志愿者在许多领域发挥辅助作用。一是在武汉及各地的定点医院中,帮助开展卫生消毒、物资保障、患者家属引导等服务。二是在武汉、黄冈、孝感等地“封城”环境中,承担“摆渡人”志愿服务,接送医生护士上下班,为医院运送食物、用品,等等。三是在全国各个交通要道,包括机场、火车站、高速路口等处协助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服务。四是配合社区和农村进行来往人员安全检查等服务。五是对隔离观察的人员提供关怀慰问、物资帮助等。六是开展线上心理辅导、青少年辅导等服务。七是开展网络辟谣的服务,辨识和抵制谣言,传播社会正能量。特别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支持武汉启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招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居家防护提供购物送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这些青年志愿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奉献爱心,为陷入疫情困境的人们提供关爱帮助,为面临风险的社会群体提供勇气和激励。


9. 勇敢同行者—社会普通青年

我们发现,这次始于武汉、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有大量的社会青年经历锻炼、做出贡献。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参与防控、勇于解决问题、勇于创造希望,成为最值得尊重的“勇敢群体”。其实,在武汉的大量“摆渡人”,在“封城”困境中为医护人员、疾病患者、困难群众等提供各种帮助,他们最初并不是志愿者,也没有参加志愿服务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但是看到社会有难题、群众有需要,就放弃了害怕和畏缩,主动站出来提供服务、提供帮助,从而成为志愿者。还有很多青年,在父母染上疾病的时候,孤身一人奔波在各个医院求助,竭尽全力挽救父母的生命,这种亲情和执着,也是“勇敢群体”的重要品质。

同样,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青年,一方面要自己尽快适应“全民防疫”“隔离防控”的措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说服解释工作,力求让他们改变传统观念,遵守“防疫战”的措施要求。正是这些千千万万勇敢的普通青年,理解和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政策措施,协助做好宣传倡导工作,营造“战疫必胜”的社会氛围,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0. 勇敢传承者—大中学校学生

疫情防控期间,正值大中小学放假,大部分学生回到社区或农村的家中,少部分大学生留在校区。他们面对疫情的威胁,一方面自己做好防护、保护工作,另一方面竭尽全力帮助有需要的人、有困难的人。很多大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宣传,普及防控疫情的知识技能,激励群众鼓起勇气,共同配合社区、农村的防控措施。许多放假在家的中学生也投身到宣传防控疫情、打赢阻击战的行列中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三学生刘翌新、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二学生赵子杭创作的战“疫”歌曲《空城》《逆行的黎明之光》,向疫情中的逆行者致敬。这些中学生还没有走上社会,但是用关注疫情、关心武汉、心系大众、心系国家的情怀,为医护人员加油、为“封城”市民鼓劲,在特殊时期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责任。


四、青年“勇敢群体”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

我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各个青年“勇敢群体”的资料,总结和提炼出青年“勇敢群体”的五个重要特征及其价值。


1. 青年的“志向”特征及引领价值

综合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青年“勇敢群体”的各种言论和行动,发现最根本的还是“志向”特征发挥作用。从百度百科的解释看,“志向,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当代青年的志向具有“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由实到虚” 的发展变化。从青年战“疫”的过程而言,其“志 向”概括起来就是“让他人好起来,让城市好起来, 让国家好起来”。具体有三个层次的“志向”。

 第一个层次就是“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摆脱困境,好起来”。不论是武汉“封城”后群众陷入困境,还是全国各地群众在防控后陷入不便,都面临种种困难。青年“勇敢群 体”努力去帮助他人、支持他人,就是立志“抵制疫情”“战胜疾病”,让自己、亲人、邻里及其他人“好起来”。这些看似平凡、细小的“志向”,恰恰是激励青年“勇敢群体”临危不惧的动力。

第二个层次是让 城市摆脱困境“好起来”。武汉青年说得最多、最感人的一句话:“我的城市病了,我不能抛弃它。”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管是追究什么人的责任,但是当城市陷入“疾病”“疫情”“恐慌”“紊乱”的时 候,青年在经过短暂的困惑后,就转变为勇敢地面对困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论是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卫生防控,还是做志愿“摆渡人”、为邻居“送温暖”,都是“拯救城市”“爱护城市”的具体表现。

第三个层次是“爱祖国、保护国家”。当新冠肺炎疫情危及国家安全和发展,危及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时候,青年“勇敢群体”挺身而出,用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战胜困难、击退疫情。这些看起来“朴实”“简单”的青年志向,正是延续近代中国新文化、新青年的精神,青年的志向从“五四运动”到新冠肺炎防疫战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说共产党人“为人民利 益奋斗终身”,那么青年“勇敢群体”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安全奋战不息”,从为个人、为城市、为国家 “志向”的不断延伸和提升,就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理念相契合, 成为激励青年“勇敢群体”不断成长、不断贡献的重要思想基础。


2. 青年的“果断”特征及驱动价值

中国青年“勇敢群体”另外一个突出特征就是 “果断”,即“敢作敢为”“不惧后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是新的现象,地方政府、疾控部门从最初的忽视到处置紊乱,都是因为不了解其传染性之大、危害性之大。疫情扩散和蔓延之后,有不少人出现害怕、犹豫、躲避等心态。然而,“疫情不等人”“战疫不等人”,多耽误一分钟,就增加更多的被传染者,就可能增加更多的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勇敢群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疫情就是命令”。我们浏览网络和媒体材料的时候,看到许多青年果断行动的案例。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1月22日坐在返乡度假的火车上得知医院号召医疗支援后,第一时间下车返回武汉,成为一名最美“逆行者”;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博士生黄雨佳,回家过春节的时候,主动跟随在松滋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爸爸,一起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四位曾经一起服务于公益机构的朋友(住在武汉的亚敏、春磊,还有北京的柯萍、米丽)于2月12日联合发起“了不起的纸尿裤”公益行动,保障医护工作者救治病人的时候可以全力以赴[3]。

这三个案例,不论是医生,还是医科博士生,或者是公益人士,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用各种方式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这种“果断”的特征,成为青年“勇敢群体”在战“疫”中能够及时参与服务、迅速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3. 青年的“担当”特征及支撑价值

曾经有研究分析90后、00后的青少年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代,“生活优裕”一代,缺乏承受和担当。然而,从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看,青年“勇敢群体”恰恰是培养了担当的品质和能力。


表2:您愿意参与到相关志愿服务的原因更倾向于以下哪项?(单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2月“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问卷调查数据。


从青年“勇敢群体”担当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看,一是青年自身尽快调整心态,从惶恐到战“疫”,从躲避到担当。在问卷调查中,66.99%的志愿者参与战“疫”的动机,就是“在灾难面前我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不可否认,当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并且从武汉扩散到湖北省扩散到全国的时候,青年有害怕、有畏惧。然而,当真正面对疫情、与之战斗的时候,青年率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参与到战“疫”队伍中来,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青年主动担当并影响和激励其他年龄群体。调查发现,青年“勇敢群体”是最先通过网络、媒体获得科学防疫、有效防疫的知识,传播给中老年等群体。这样,也增强了中老年人正视“新冠”疫情,敢于战胜疫情的胆量。三是青年“勇敢群体”率先站出来,参与防疫战的方方面面。最早在武汉与新冠病毒战斗的医生护士中许多是青年;大年三十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也是以青年为主体。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爱国保家、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是中国新时代的支撑,是中国新时代的希望。


4. 青年的“创新”特征及突破价值

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勇敢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时候,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方式,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包括青年更多运用网络途径筹集资金和物资,支持武汉等地的防疫战;青年通过线上的心理辅导,激励和引导人们摆脱恐慌、应对战“疫”;开发艺术战“疫”的方式,用鼓舞人心的歌曲、图画在网络传播,凝聚大众,等等。特别是据田丰的研究成果介绍,“饭圈女孩”群体从2020年1月21日就发起公益捐赠,“在捐款过程中,朱一龙粉丝团在捐款通道开启后,10508位粉丝在20多分钟里累计捐出178286.26元,蔡徐坤粉丝团在发起‘一起捐’活动后,一小时就召集了超过一万名粉丝参与,三天内参与的粉丝数量为29892人,捐赠超过58万。从上述数据可以推算出,平均每个粉丝的捐款数额不到20元,但饭圈女孩短时间内组织动员能力不可小觑”[4]。田丰将“饭圈女孩”的广泛聚集、迅速捐助救治“新冠”患者的医疗用品需求,与前期湖北“红十字会”的官僚、拖延、不公平、不透明等进行比较,解释“饭圈女孩”的公益行为将通过防疫战的实践和传播,推动中国公益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


5. 青年的“坚持”特征及成就价值

本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社会上曾流传“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传染范围这么大,没想到患病人数这么多,没想到防控疫情这么久。从武汉“封城”到湖北多地进入“战时管制”状态,从全国多个省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到世界各国采取防控疫情蔓延措施,从春节假期全民“居家防护”到一而再、再而三延迟复工开学,这些为了防控疫情扩散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带来青年生活、学习、工作的变化。谭建光在《中国“战疫”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分析,“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到城乡群众的日常生活,就会带来种种疑惑、种种怨言、种种矛盾、种种冲突。这时候,志愿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解释,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群众的理解,赢得群众的支持,共同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5]。

青年“勇敢群体”不断调整思路、积极理解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通过自己响应号召,坚持采取防控措施、健康生活,助力打赢防疫战;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和劝导公众响应号召,做好社会防控和自我防护,为阻隔疫情的扩散做出贡献。如今看来,这些“非常时期”的“特殊措施”,逐渐成熟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加快了患者救治的进程,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


五、几点启示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青年的心态变化,以及“勇敢群体”崛起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 青年要适应风险社会来临

中国改革开放,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获得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现代风险社会的挑战,需要青年具有心理准备、培养迎战能力。德国学者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更是明确地提到了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讨论风险社会及其影响。丁元竹、陈崇林在《中国社会的九大风险因素》中预测,主要社会风险包括就业问题、三农问题、金融问题、贫富差距、生态与资源问题、台湾问题、全球化问题、信心与诚信问题、艾滋病与公共卫生问题等等[6]。我们近期归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风险,其中“非典”疫情事件与“新冠”疫情事件对于青年的成长具有较大影响。“‘非典’疫情防控过程,让80后青年和90后青年在‘突如其来’的风险和灾难中学会面对、学会应付、学会主动迎战、学会解决困难。‘新冠’疫情防控过程,让90后青年和00后青年在‘突如其来’的风险和灾难中学会稳定情绪、学会适应变化、学会共同努力、学会战胜困难”[7]。可见,现代生活中的“风险社会”因素是经常存在、经常出现的,青年只有学会正视和应对,才能够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获得发展。


2. 青年要增强抗逆心理素质

本次抗击新冠肺炎斗争中,网络连线的青年心理辅导成为最受重视、最受关注的服务项目之一,从对一线战场的疾病患者心理辅导、对高负荷工作的医护人员心理辅导,到对“接触人员”“隔离观察”的心理适应性辅导,以及社会大众“居家防护”的稳定心态、消除恐慌心理辅导,都成为战“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增强青年的心理抗逆能力,就能够承受挫折和困难,面对各种风险和事件,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变化。


3. 青年要提高防控风险能力

本次抗击新冠肺炎斗争带给青年的经验教训都是非常多的,立足“防”和“控”两个方面的意识都不能缺乏。从武汉地方政府与疾控机构的失误看,初期的“防御”意识不强、经验不足,导致疫情蔓延;中期的控制疫情能力太弱、措施不力,导致病人大量增加。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坚强有力的“防疫战”部署,采取“换帅”“督战”“问责”等措施之后,湖北及武汉的防疫形势得到改善,全国的防控工作也获得良好进展。因此,青年要培养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时应对和解决各种“突如其来”的社会风险。


4. 青年要发挥先锋探索作用

青年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创新的先锋队、生力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青年都是冲在最前列、作战最勇敢的力量。不论是大年三十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建筑工人,还是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公安干警、防控人员、志愿者、社区人员,青年都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 青年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既是医疗战,也是舆情战、网络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挑战和机遇。伴随网络发展、信息发达,社会风险发生的时候,“网络谣言”“社会传谣”对于防控工作影响极大,对于社会稳定冲击极大。青年“勇敢群体”积极通过网络和舆情,进行“揭露谣言”“抵制谣言”“反击谣言”,对于帮助社会公众认识真相、树立信心、战胜疫情具有积极的影响。张良驯提出,“我国的网络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建设清朗网络空间必须充分依靠青年网民”[8]。这是我国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世界面临的新课题。新冠肺炎防疫战中的青年参与和网络治理,对于现代社会治理创新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同时,青年“勇敢群体”在疫区防控治理、公共场所防控治理、社区农村防控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成为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探索,值得总结和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组织党建特点与功能强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KS10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318.

[2]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致敬中国战“疫”志愿者[EB/OL]. http://news.youth.cn/sz/202002/t20200217_12200058.htm,2020-02-17.

[3] “了不起的纸尿裤”在行动[EB/OL]. http://kuaibao.qq.com/s/20200216A04MQ J00?refer=spider,2020-02-16.

[4] 田丰. 饭圈女孩对网络时代治理模式的启发:病毒与未来[EB/OL]. 腾云网,2020-02-10.

[5] 谭建光.中国“战疫”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 J]. 社会治理,2020(3).

[6] 丁元竹,陈崇林.中国社会的九大风险因素[N].中华工商时报,2004-09-10.

[7] 谭建光. 中国“防疫战”: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特殊方式—以“非典”和“新冠”防控工作为案例的研究[ J].青年探索,2020(2).

[8] 张良驯.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中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发展进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6.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