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代“志愿瑶乡”发展路径分析 ——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为案例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如何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进入“十四五”规划期间,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进步、产业发展、志愿服务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就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面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各类志愿组织的服务重点。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属于山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也属于贫困县并在2018年实现脱贫目标。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乳源县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文明、生态建设等重点任务,推进“实践瑶乡、志愿瑶乡、富民瑶乡”进行探索和创新,尤其是2018年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区以来,加大工作力度、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新业绩。为此,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多次前往乳源县调查研究,总结和提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明发展路径。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本文,提供各地区参考借鉴。


一、“三个瑶乡”体现新时代发展活力

乳源县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少数民族和山区农村的发展实际,探索建设“实践瑶乡、志愿瑶乡、富民瑶乡”的发展路径,具有特色、富有实效。“三个瑶乡”建设既能够把握新时代新思想传播的重点要求,也能够适应山区农村广大群众勤劳致富的要求,还能够充分发挥干部群众奉献爱心、友善互助的热情。


第一、实践瑶乡:新思想引领和激励发展

乳源县成为全国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具有较好的社会文明基础。“实践瑶乡”建设就是发挥乳源县文明新风、文明习俗的特色,适应新时代要求不断深化、落实落细,成为广大瑶汉群众的自觉实践。作为山区农村和贫困地区,从改革开放以来,乳源县就在寻求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同时,不断改造山区落后面貌,不断提升山区文明水平。20世纪80年代,乳源县在推动农村改革、探寻发展路径的时候,也注重农村文明建设,弘扬优秀民族风俗,关于“过山瑶”文化的发掘、收集和整理,呈现出瑶乡的文化魅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乳源县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带领群众克服畏难情绪、探寻创新发展之路,成为中宣部党员“远程教育基地”,面向偏僻山区的乡镇、村居建设“党员远程课室”。进入21世纪,乳源县借助争创广东省文明县区等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与乡村文明建设,通过“文明大课堂”、“道德讲堂”、“乡贤学堂”等,传播思想理论、普及政策制度。尤其是2018年以来,乳源瑶族自治县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注重群众“点单”和志愿者“接单”工作,尽力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排难解忧,得到瑶乡百姓的称赞。2020年以来,全县群众“点单”1200宗,志愿者接单后,按轻重缓急逐步给予解决,使积在心头的难事、杂事、担心事等得到根本解决,使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近日,18辆新能源一元公交车暨禁毒专线在乳源县城投入运营,路线涵盖整个主城区,共有4条线路,其中4号线为禁毒专线。该路线全程15公里,途经15个站点,覆盖多个人口密集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中小学校、商场、农贸市场和农村,是该县客流量最大的一条公交线路,惠及城区9万人。新能源“一元公交车”运营以来,得到百姓的称赞和好评。家住乳城镇共和村的陈泽明竖起了大拇指,他笑着说:“一元钱走遍整个县城,乘坐‘一元公交车’既便捷舒适,又实惠、安全,有效地改善了县城的交通条件。”据了解,早在几个月前,志愿者在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时,接到群众对于改善出行条件的诉求,便立立即上报相关职能部门。之后,全县统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购置新能源车辆,设定公交路线,并投入运营。从文明创建到文明实践、从宣传发动到群众参与,“实践瑶乡”不断探索、不断推进,取得可喜的成效。


第二、志愿瑶乡:奉献友爱共建和睦家园

乳源县建设“志愿瑶乡”具有良好的基础,也是“瑶汉互助”传统的发扬光大。瑶族和汉族自古从各地区汇聚到这里生活,过去瑶族与汉族分布不同区域,生活方式差异大。近代以来瑶汉交往增多,出现生活互助风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政部门鼓励乡镇、村庄发挥“瑶汉互助”的优良传统,携手建设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传播到瑶汉村落,吸引和激励党员、团员、妇女、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逐渐掀起奉献友爱的热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兴起,让乳源县瑶汉群众的热情更加高涨,积极主动探索多样化、灵活性的志愿服务方式途径。其中,“爱心菜园”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创新。“爱心菜园”志愿服务项目正是着眼于关心、服务困难群众策划实施的,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助力精准脱贫。聘请一名贫困户负责菜园日常管理工作,每个月有一定的工资收入,助力贫困户脱贫。二是关爱困难群体。让县城区年老体弱的孤寡空巢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吃上新鲜绿色蔬菜,感受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三是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企业认领“爱心菜园”菜地,让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浇灌出文明实践硕果。在“爱心菜园”的筹备过程中,各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都积极响应。县科协免费提供菜种和部分劳动工具;依山种植合作社免费提供200斤肥料;大桥育苗基地、大桥阿平农资经营部免费提供蔬菜幼苗;领跑者志愿服务队、义工协会、禁毒协会积极参与围篱笆、犁地、除草、运送菜苗和肥料等前期准备工作......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参与。此外,各单位、乡镇、社会组织等都掀起志愿服务的热潮,通过建立志愿团队、实施志愿项目,将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的志愿服务不断丰富,构建瑶汉互助、人人互助的社会机制。


第三、富民瑶乡:勤奋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乳源县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将“富民”、“惠民”、“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乳源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脱贫的主要措施之一,围绕蔬菜、茶叶、油菜、九节茶、柑桔、西瓜、禾花鱼、小香猪、香芋、笋竹等十大产业开展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引导贫困户选择好发展项目,积极对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17户2545.2万元,放贷率达到43.45%,有效推动了高效特色农业发展。2016年以来,共落实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2435万元,提高了贫困户的种养积极性,有力促进贫困户增收。其先后出台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电商平台等农业经营主体采取领办股份制经营主体、代种代养等形式参与产业扶贫,全县425户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与经营主体签订产供销合同。并且。其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要求,加大县镇统筹力度,结合省级高山蔬菜园建设,整合帮扶资金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2016年以来,县镇两级共统筹扶贫资金14398万元,实施了15个规模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339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如今,乳源县在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创业就业,为山区农村的瑶汉群众提供勤劳致富、生活发展的新路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配合“富民瑶乡”的建设,积极探索关爱服务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如开展“绣美瑶乡”服务,帮助瑶汉妇女传承刺绣工艺,获得生活收入;如开展公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瑶汉青年掌握技术,进入企业谋生发展。这样,为民族地区、山区农村的群众提供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良好基础。


二、“两金计划”提升新时代发展实力

乳源县在推进社会文明和志愿服务进程中,非常重视规范化和专业化。一方面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法规、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引入专业力量,开展文明实践志愿者的专业培养和专业督导,形成“金种子”和“金点子”两大系列,对于提高县镇村的文明程度、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

乳源县委县政府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时发现,最缺乏也是最迫切的需求是培养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近年来的志愿精神广泛传播,城乡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大量增加,但是缺乏统筹组织、专业策划、精细实施的人才,使得很多服务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难以适应广大群众的需求,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为此,县委宣传部、文明实践中心就邀请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前来开展“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从各镇(村)、各单位及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挑选有热心、有组织能力45周岁以下的100名青年,将其培养为“金种子”骨干志愿者,以“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开展集中主题培训和针对性辅导。培训督导中,把100名骨干学员分成若干组,从理念、意识、方法论层面以及实务、服务效果层面有针对性的对志愿者骨干进行提升和督导。乳源县坚持开展多样性的志愿服务培训,借助志愿服务工作专业机构为全县志愿者队伍进行系统性、全面性服务的培训与辅导,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志愿服务奉献意识优、志愿服务能力强、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组成乳源瑶族自治县百名志愿服务“人才团”,以专业的志愿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向深入,更好地为乳源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注入强劲的动力。这次“金种子”计划主要培养以下几类人才。1、统筹协调人才。即县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人员、各镇文明实践所人员、各村文明实践站人员,他们主要承担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统筹协调、管理规范工作,属于“志愿服务工作者”,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县镇社会经济,把握文明实践工作要点、掌握志愿服务发展方向。通过这些宏观政策、社会背景、科学谋划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协调各类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居民志愿者、村民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实践,为社会治理创新作出贡献。2、创新策划人才。这是各个志愿服务组织的领袖和骨干,要掌握国家与地方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要求,善于将上级政策与乡镇特色有机结合,策划和推出有价值、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项目,既能够广泛传播新时代新思想,也能够深入关爱帮助村居群众。3、组织实施人才。这是各类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和骨干,主要承担组织开展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培养他们吸引群众参与志愿团队的能力,善于激发和凝聚志愿者的热情,有效协调各种矛盾纠纷,汇聚志愿者的能量创新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成效。4、传播推广人才。对于山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志愿组织,培养传播推广能力非常重要。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很多山区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能开展实实在在的服务,但缺乏有效的传播途径、新颖的传播形式,从而变成“酒香也怕巷子深”,总是不为人所知、不能广泛传播和吸引资源支持。“金种子”计划通过媒体、自媒体、网络等方式,对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进行策划和包装,将其转换成为社会时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而获得有效传播与社会的关注支持。目前,“金种子”计划在培训中提升志愿者骨干的新理念、新知识,在督导中激发志愿者骨干的新潜力新能量,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作出新贡献。


第二、“金点子”项目培育计划

乳源县开展“金点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督导,就是致力于提高服务项目的水平,丰富服务项目的内涵,有效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开展新服务、创造新生活,为瑶乡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乳源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积极培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志愿服务精品,开展了400多项志愿服务,1000多场活动,吸引了线上线下40万人次参加。目前,共打造了志愿服务精品项目15个。其中,“金鸪鸪”瑶汉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国银奖,“救在身边”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项目获得2019年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金句闪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广东省益苗计划示范项目奖。与此同时,邀请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广州市智荟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佛山市新里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山市友益思文化传播工作的专家学者、专业社工、工艺大人前来组建“金点子”督导团队,帮助县、镇、村打造特色项目、品牌项目。通过专业督导和策划设计,陆续推出富有社会影响力,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一系列“金”字项目。

1、金句闪光。在专家的咨询建议下,乳源县将近年来配合学习强国、学习金句开展的理论宣传志愿服务,提炼成为“金句闪光”品牌项目,朗朗上口、家喻户晓,有效促进新思想新政策的宣传推广。2019年4月,乳源瑶族自治县“金句闪光”志愿服务项目启动,项目主要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通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建设融合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主题文艺宣讲、孵化组建瑶乡文艺兵、创作瑶族客家文艺节目、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活动内容等方式推动项目实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新思想走进百姓生活。这样,以“金句闪光”项目面向乡镇、村居,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的群众宣传普及新思想新理论,既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效果,也有激励参与、自豪感强的特点,获得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2、金喇叭。这是县直机关和单位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党员发起的宣讲项目,主动走出办公室、走出家门,深入乡村社区,运用身边的案例和故事宣讲新时代新思想、宣传核心价值观等。

3、金鸪鸪。这是乳源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与韶关学院艺术专业联合的项目。校地合作共建“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项目是乳源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创新路子,通过把宣讲和文艺相结合,把党的创新理论以接地气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目的,同时为瑶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库”力量。这个项目一方面充分发挥瑶族妇女能歌善舞、爱唱爱跳的特点,将思想理论的传播融入欢歌笑语之中,让老百姓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山区农村群众特别是妇女的文艺水平,高校师生志愿者的培训辅导下,演艺能力不断增强,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乃至登上中央电视台的屏幕。

4、金钥匙。乳源县发展山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按照老百姓“金钥匙开启致富之路”的朴素愿望,探索启动“金钥匙”项目,鼓励农科专家、种养养殖能手深入乡村,对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村民、贫困户等义务传授种养技术,免费提供种子秧苗等,帮助他们逐渐掌握知识技术,逐渐掌握谋生和致富技能。

5、金童锁。针对山区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成长的葛方面需求,包括安全保护需求、亲情陪伴需求、学习辅导需求、生活能力提升需求等等,乳源县开展“金童锁”系列服务。其中,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品项目之一“小桔灯”,自2019年启动以来,志愿者一直守候在留守儿童的身边,坚持每周前往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给孩子们开展“导学、陪伴、赋能、互助”四维教育。此外,还吸引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企业的员工志愿者参与关爱和帮助乡村儿童的服务,逐渐构建帮助山区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网络。

6、金石榴。乳源县青年志愿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亲切叮嘱,组建“石榴籽”志愿团队,开展“金石榴”服务项目,既关爱和帮助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也帮助瑶汉民族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生活互助。目前,乳源县“金点子”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不仅仅培育和傅华“金”字系列项目,还培育和提升“小桔灯”、“神笔马良”、“救在身边”等各类服务项目的水平,逐渐打造系列品牌。

调查发现,乳源县积极引入专业化、规范化的力量,通过实施“金种子”计划、“金点子”计划等,推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提质增效,更好服务瑶汉群众、更好改善群众生活,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三会一中心”发展机制

乳源县积极探索新时代瑶乡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路径,构建了实践中心、互助会、志联会、议事会等“三会一中心”的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第一、实践中心

乳源县是广东省被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的两个试点之一,以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实践中心、建立志愿服务总队。试点工作中,乳源县大力推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体建设,用“乡土音”宣传大道理、新政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承文化、凝聚民心的主阵地。随着试点工作的持续深入,文明新风正传遍瑶乡大地,为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乳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一方面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面向乡村社区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激活乡镇、村寨的志愿者资源,活跃宣讲、文艺、关爱、服务等,营造友爱互助的乡村氛围。与此同时,实践中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齐心协力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领导统筹,为建设“实践瑶乡、志愿瑶乡、富民瑶乡”奠定很好的基础。


第二、互助会

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助会于2019年8月成立,是由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团体和人士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公益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涵盖社会爱心人士、企业、事业单位等54个群体。该互助会成立1年多以来,有效保障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常态化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为多渠道筹集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助会的资金,该县采取“五点”一起动的方法,即争取省市支持一点、地方政府引导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社会团体捐赠一点、热心人士捐献一点的举措。据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助会负责人介绍,目前,互助会筹集了2000多万元资金,其中省级300万元、市级100万元、县级1500万元、乳源珠三角工商业联谊会捐款100万元、党员干部及村民自愿捐款1.3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助会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大桥镇大坪村村委会主任林契养说:“互助会不仅主动做好文明实践的工作,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讲员,我向互助会捐款200元,钱虽然不多,但确实是我的真心实意。”乳源县适应瑶汉群众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成立“互助会”作为促进新时代新思想深入人心、促进关爱服务深入民间的组织载体,受到群众的欢迎,发挥积极的效用。


第三、志联会

乳源县志愿者联合会市响应国家号召,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韶关市志愿者联合会指导下成立的,汇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发挥统筹协调、支持推动的功能。作为山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志愿者联合会,乳源县创新思维、大胆探索,不仅仅鼓励机关单位志愿组织、乡镇村居志愿组织加入,而且培育和发展一批社会化、民间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广泛的联合与互动。其中,乳源县救援辅助志愿者协会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组织。这是一些退休干部、老党员发起,企业员工、社会人士参与的志愿组织,2015年成立,一方面学习和借鉴香港救援辅助义工的经验,另一方面按照山区需要进行改造创新,逐渐汇聚山区救援志愿者力量,开展山区应急自救宣传普及。此外,乳源义工协会也是非常有特色、非常有影响力的社会化组织,吸引城区居民和乡村群众热情参与,开展友善互助的服务活动,也配合党政部门开展政策宣传、基层治理的服务。近年来,理论宣传志愿组织、文化艺术志愿组织、团员青年志愿组织、乡村妇女志愿组织、老年志愿组织等陆续兴起,成为志愿者联合会的活跃力量。这样,志联会不断扩大功能、丰富内容,汇聚全县志愿者力量促进社会经济辅助、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民生改善。


第四、议事会

乳源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辅助,与推动基层民主、促进公众参与相结合,在村民小组成立由老党员、离任村干部、村民代表、复退军人、经济能人以及外出乡贤等组成的理事会,按照“民事民办、民事民治”的原则,履行调处邻里矛盾、兴办农村公益、协助村民自治、监督理财等四项职责。凡涉及集体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集体经济所得利益的分配使用、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购置、集体企业改制等重大事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严格按照“三议一审”(组委会提议、理事会商议、报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审议、户代表或村民会议决议)制度进行决策。同时,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要求,事前公开决策方案,事中公开决策内容和过程,事后公开决策实施结果,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如今,乡村社区的理事会、议事会、恳谈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涉及居民、村民关注的利益需求问题,也涉及乡村社区公共环境、人居环境等问题,一方面通过民主议事路径群众兴起并收集整理意见,另一方面在议事过程中倡导互助合作、共治共享。这样,城乡议事会有序发展,产生积极的成效。


四、几点启示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中,认真领会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有效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作出成效、产生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其中有几点重要启示。


第一、立足前沿,将新思想传播到村寨

乳源县作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主动积极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尤其是近年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通过“金句闪光”、“金喇叭”、“金鸪鸪”等志愿服务宣讲、表演等,传递到村村寨寨、传递到村民心里。这样,让山区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了解新思想、了解新政策,把握发展机遇、追求生活改善。


第二、因地制宜,将瑶乡特点转化为优势

一般看来,与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相比较,山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发展、志愿服务存在困难和制约。然而,乳源县转化思维、主动创新,将山区、瑶乡特点转化为志愿服务的优势,不管是“金鸪鸪”瑶汉群众文艺宣传新思想新理论,还是“金钥匙”瑶汉群众脱贫致富志愿服务,都是结合村寨特点、适应群众需求的探索创新。因此,各地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也要积极转换思维,创造和发挥优势,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


第三、勇于创新,将志愿项目打造为品牌

乳源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并且从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乡村社区的项目中,遴选有基础、有实效的项目进行深化和提炼,逐渐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品牌。包括“金句闪光”、“金鸪鸪”、“救在身边”、“小桔灯”等项目逐渐家喻户晓,吸引许多人参与,并且在国家评选、省市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励。这样,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品牌项目的培育和发展,增强志愿者拓展服务的信心,增强城乡群众参与服务的热情,为“志愿瑶乡”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广泛联合,将丰富资源汇聚到山区

乳源县在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主动开放心态,吸收全国及省市资源,摒弃“井底观天”、“自我封闭”的习惯。近年来,一方面通过争取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等支持,吸引新时代新文化的节目制作、文艺汇演邀请乳源县文化志愿者参与,面向全国展示交流;另一方面邀请国家及省市专家学者、专业团队前来传授志愿服务知识技能,传播社会文明创新思维。先后邀请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的专家前来授课辅导,邀请韶关学院艺术专业的师生前来培训辅导,还邀请兄弟市县如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的志愿者骨干前来专业辅导。这样,引导乳源县各级文明实践中站点人员、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人员开拓视野、活跃思维,积极创新志愿服务项目,有效帮助乡村社区群众。

广东省乳源县建设“实践瑶乡”、“志愿瑶乡”、“富民瑶乡”的探索,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弘扬友爱互助、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生改善的有效做法,值得关注和重视。社志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专题文章,提供交流分享。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