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中国公益小镇建设路径的调查分析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社会转型与社会创新,特别是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发展繁荣。针对原有城乡二元社会,山区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近年来通过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战略,推动县区和镇街、乡村社区的发展。公益小镇建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趋势,不仅引起乡镇民众的关注和参与,而且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为此,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在何伯权先生的资助和支持下,专门开展“公益小镇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一方面从全国选取10个左右的镇街作为观察点,逐渐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从2018年到2020年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初步的公益小镇发展报告,提供分享交流。


1.研究说明

公益小镇的实践探索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包括继承传统友善互助的精神,构建乡镇的公共生活;也包括引进国外及港澳地区的慈善公益经验,构建乡镇的时尚生活。而关于公益小镇的理论探索、学术研究,则是近年逐渐兴起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后,有慈善事业研究、社会工作研究、志愿服务研究等三条主线,都涉及公益小镇。但是,初期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都有特定的关注对象,而没有将镇街纳入研究范畴。宏观的研究关注国家的慈善公益、志愿服务法规政策、制度措施以及推进这项行动的逻辑;微观的研究关注慈善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成员参与动机以及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创新、慈善公益事业的推动措施具有分层、分类的特点,让公益小镇的发展与研究具有更大的空间。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县区为重点,面向镇街、乡村社区延伸;特色小镇建设以镇街为重点,上接省市县、下连乡村社区;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社区为重点,汇聚省市县镇的力量和资源。在这些战略和行动中,镇街都具有重要的主导、对接、衔接功能。

公益小镇的实践和研究,在中国具有传统的社会文化源泉。20世纪初期,费孝通先生在《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中分析,“邻里,就是一组户的联合,他们日常有着很亲密的接触并且互相帮助。……他们互相承担着特别的社会义务。……此种互相帮助的关系,并不严格地限制在十户人家之中,它更多地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不是按照正式规定。”现在看来,这些就具有公益小镇需要的睦邻、互助等元素。几十年后的21世纪初期,李培林研究员在《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中分析,“乡土社会是‘互惠社会’,有别于‘市场竞争社会’,而互惠的基础是人情信用。邻居有难时互助,朋友盖房时帮忙,如果细算得失,对村民来说那叫‘见外’。言外之意是,如果我换成你,我相信你也会这样做。”这时候,将市场经济的精于计算与乡土社会的友善互惠进行比较,就发现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不同形态都可以共存,也可能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改革开放经历30年,原来要么关注国家变革,要么关注公民发展,现在则发现需要中观和微观的区域聚合,将国家战略与公民追求落到实处、扎实生长。在国家的支持下,适时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

陈炎兵、姚永玲提出,“特色小镇是指在一定空间上形成的集聚区(或聚集点),其产业(产品或服务)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居民生活和社区组织有自身独特的运行体系。”这些特色小镇,最初关注的是经济小镇、产业小镇,后来延伸到文化小镇、习俗小镇,再后来就产生公益小镇的类型,有叫“公益小镇”、“慈善小镇”、“志愿小镇”等等。如沈老板著的《走进梦想小镇》,分析万科“良渚文化村”的特点,“村民们一起传播着小镇的生活价值:管自己叫村里的‘布道者’,践行着村民公约,坚持车头向外停放,坚持把餐盘放到回收处,坚持营造着美好的事物,互相守望着这片土地。”这种“梦想小镇”也蕴含丰富的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元素。2018年开始,我们课题组关注和了解公益小镇的实践情况,开始进行实验性的调查研究,发布一些初步的成果,提出一些观点和论据。李晓欣、谭建光提出,“公益小镇是指在镇或街道层面广泛推广公益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公益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并营造社会关爱互助氛围的区域文化。”在这些初步观点的基础上,课题组设计相关问题,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和资料。


表一:结合问卷内容及您个人了解的情况,您认为要成为“公益小镇”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有?[多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全国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数据。


表二:你认为公益小镇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志愿服务?[多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全国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数据。


从面向全国40551名志愿者的问卷调查数据看,认为公益小镇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形成公益志愿文化氛围占60.33%,公众的公益参与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占59.55%;同时,认为公益小镇最主要的志愿服务是:塑造小镇公益友善形象占75.18%,开展小镇邻里互助占65.04%。这些调查数据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公益小镇把握的要素、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等等。其中,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况,是公益小镇最值得关注的要素。陆士桢教授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分析,“在当今中国转型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视域下,我国公共领域的构建与公民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让公民能够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当中,营造出一个充满互助与关怀的氛围,让公民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体会到价值和快乐。”所以,公益小镇也是要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体现友善互助的社会氛围。

谭建光教授在《志愿中国:理念与行动》中分析,“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将友爱互助的加上传播到城市和乡村,让每一个人在竞争、计较、焦虑、孤独的时候能够获得关心和帮助,社会就减少矛盾冲突、减少暴力和动乱,人们就能够获得安宁、祥和、美好、幸福的生活。”同样,公益小镇的建设就充分发挥人们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的优势,促进社会团结和凝聚,化解矛盾与冲突,提供安详宁静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些思考,在调查和分析各地的公益小镇(慈善小镇、关爱小镇、互助小镇、志愿小镇等)情况之后,我们初步探讨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和规律。

课题组主要思考的两个问题:第一、公益小镇建设能够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一种趋势吗?第二、公益小镇建设对于公众参与治理与造就治理人才具有积极作用吗?前一个问题是回答公益小镇仅仅是极少数的特殊情况,还是具有推广普及价值的现象;后一个问题是回答公益小镇仅仅是“自娱自乐”,还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具有支持功能。希望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各位同仁的交流观点。


2.公益小镇的发展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转型的同时,诞生了现代公益慈善、现代志愿服务,进入21世纪又催生了“公益小镇”、“慈善小镇”、“关爱小镇”、“志愿小镇”等新兴事物。调查发现,这些公益小镇的发展具有六个方面的机制值得研究。

第一. 公益小镇的统筹推进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统筹推进机制,在公益小镇建设中也体现积极作用。虽然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往往由社会热心人士发起、社会化的团体推进,但是如果不纳入党政统筹支持的范畴,就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发挥的作用有限。这时候,就需要党政部门搞懂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价值,纳入战略视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原桂城镇)党委书记介绍,“我原来做镇长,就看到有志愿服务,说过‘志愿者很好,志愿者太弱。’很好是看到在市场经济、利益计较的同时,有人无偿奉献帮助他人,对社会风气改善非常有用。太弱是看到仅仅是一些老年和青年热心,影响力太小了。”为此,桂城街道2009年正式启动“关爱桂城”行动,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将公益慈善、社会工作、社区互助等纳入统筹支持范围。“在党委领导下,桂城街道党工委成立‘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由党委书记挂帅,党政领导班子联席,建立了常态化的协调性组织,……督导委员会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如秘书处、桂城街道社会工作委员会、桂城街道社工工作中心等,并对各单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各司其职,对各类关爱行动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这样,构建“三层”发展体系:第一层是党政统筹的“关爱桂城督导委员会”及办公室,从党政决策高度推进公益小镇建设、志愿服务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的新保障、新基础。第二层是“桂城街道社工工作中心”,是专门申请编办核准的视野机构,协调推进街道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区机构的公益志愿服务,每年制定计划和督促落实。第三层是各类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志愿团体等,分布在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组织开展常态化、生活化的服务,充分发挥改善民生、创新治理的积极作用。调查发现,很多公益小镇的建设机制,与桂城街道“关爱桂城”机制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党委政府“抓总”、“牵头”,同时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参与格局,促进公益志愿服务的活跃。

第二. 公益小镇的组织培育机制

当代公益小镇的发展机制中,尤其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力量的活跃。在大量的领导和支持下,培育一批批具有生机活力的公益机构、志愿团体。这一过程中,来自基层镇街的很多创造、创新值得关注。“2012年广东省要求群团组织建设‘枢纽性组织’就是一种新体系的探索,但是小榄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转变为启动‘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激励社会公众设计服务项目、参加大赛获奖,并借此发现公益热心人、志愿者骨干,从而培育一支支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全民公益园,形成‘公益小镇’发展的新体系。”这里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创新思路的变化。2012年至2015年之间,广东省作为社会创新、社会治理“先行先试”的地区,探索“枢纽型”组织发展机制,鼓励工青妇及其他群团组织发挥“枢纽型”作用,成为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

作为处于基层位置的中山市小榄镇,观察落实“枢纽型”组织发展政策的时候,发现照搬照套大中城市的“发展社会组织、活跃社会组织”有较大的困难。小榄镇党团组织、志愿中心的人员就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认真把握志愿者意愿,发现通过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的评选和扶持,带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志愿团体发展,就是适合镇街层面的方式方法。于是,小榄镇在2012年启动“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后纳入“博爱100”公益创投),在活跃的公益人员、公益项目中进行激励和扶持,逐渐形成富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构建“公益小镇”的社会基础。为此,调查发现公益小镇的社会组织发展,不能“就事论事”、“就组织谈组织”,而是采取“项目实施”、“人才培养”、“氛围营造”等措施,为组织创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才能够促进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不断成长。

第三. 公益小镇的项目创新机制

公益小镇建设中,大多数地方都引进了“公益创投”、“项目大赛”、“项目培育”等形式,为面向镇街、乡村、社区的公益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抓手”。确实,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创新,不论是公益慈善还是志愿服务,从国家到省市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支持,实现组织发展和人才成长,创造公益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但是,到了基层镇街乃至乡村社区,就无法套用这些“宏观”、“综合”的措施;通过探索和实践,公益小镇建设就寻找“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最有效的就是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和扶持。


表三:您平时参与过的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有?[多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全国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数据。


从调查数据看,公益小镇的志愿者,对10多种类型的服务都有参加,但是其中参与最多的是三类:环境维护占50.92%,扶贫帮困占39.58%,宣传教育占36.06%。具体分析可见,这三类正好涉及不同领域。“扶贫帮困”是形成时期最需要,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服务,体现志愿者的爱心和奉献;“环境维护”是建设美丽家园、保护环保生态需要的服务,近期尤其是清洁卫生、文明习惯成为重点,是志愿者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宣传教育”是志愿者倡导文明、促进发展的服务类型,激发乡村社区的生机活力。公益小镇的“创投”、“大赛”、“评选”将这些贴近群众需求、富有特色活力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发掘出来、发展壮大,成为乡村社区公众参与的主要活动,构建关爱和服务的社会网络。

第四. 公益小镇的公众参与机制

公益小镇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公众的参与。过去一段时间,“由上而下”的一些政策制度、建设措施,由于没有充分适应群众需求、没有真正吸引公众参与,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半路夭折”。然而,调查发现,公益小镇的建设恰恰是“来自群众”、“吸引群众”。直到如今,公益小镇都还没有纳入全国或各省的重要战略范畴,仅仅是一些镇街的自主探索和实践,但是受到镇街群众的欢迎和追捧,公众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就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表四:您是否希望参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单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全国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数据。


从调查数据看,乐意参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的达76.23%,占被调查者的三分之二以上。具体了解,镇街及乡村社区的公众出于多样化的动机乐意参与公益志愿服务。

一是逐渐看到公益小镇对邻里和睦关系有好处,减少矛盾与冲突,促进了生活的安全与美好。有些公益小镇建设的初期,群众并不热情,但是看到志愿者的友善、互助、服务、传播,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有价值、有益处,就逐渐被吸引、逐渐参与进来。二是通过公益志愿服务发现公众的力量,可以将个人的愿望和追求,通过公益志愿组织的努力,获得认同和实现,就增强了参与的热情。课题组调查时发现,来自贵州省龙里县醒狮镇的实验就很有启迪。“醒狮社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创新性打造“志愿小镇”新名片,营造‘人人共建志愿小镇,人人共享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氛围。明确志愿小镇建设的准入条件,按照有志愿服务意愿、有固定志愿服务场所、有稳定志愿服务者,能实施志愿服务项目、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发挥志愿服务效能的‘三有三能’条件,最大限度发动满足条件的商家加入到‘志愿小镇’的服务项目中来。”这就说明,不仅仅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公益小镇建设具有基础,处于偏僻山区、高原边疆的公益小镇建设也具有条件,最重要的是建立激励和吸引公众参与的机制,让广大乡村社区群众在参加公益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充实自己。

第五. 公益小镇的文化传播机制

公益小镇的建设,既是一种实体性的建设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与乡镇经济发展相比较,公益小镇确实不是迅速带来经济实力增强、生活实惠增加的措施,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营造、社会生活的改善。但是,公益小镇建设也是一种“软实力”,通过公益机构、志愿组织的发展,让镇街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乡村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改善,就有利于做好各种项目的建设,创造新的生产活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在社会经济转型的时期,就主动邀请公益人建设“公益小镇”、“公益村落”。最突出的是“花开岭”公益村。

花开岭由乡村儿童联合公益发起人邓飞牵头筹建,是中国首个公益村落,“花开岭公益村是一次大胆的设想、大胆的实践,对社会治理现代化都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探索;公益村已有4000多名名誉村民,各有技能,因爱而聚,有着相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希望人生、生活更加美好。在花开岭建立新的社会阶层联合会分会,则可以联合更多社会组织,更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让社会更加美好。”目前看来,实体性的“花开岭”公益村面积并不大,能量非常有限;但是作为文化传播的“花开岭”则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聚焦,成为探索中国新时代公益视野发展、公益镇村特色的一种标识。杭州市在“西湖旅游”、“阿里网络”等名片之外,多了一张“花开岭”公益名片,成为吸引国内外关注、支持、参与、合作的新途径。为此,调查发现公益小镇建设既有实体性,也有文化传播价值,需要更多的发掘和研究。

第六. 公益小镇的资源保障机制

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资源保障,公益小镇的建设也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聚集资源、丰富资源。目前,中国新时代的公益小镇(村、社区)建设,构建“一体多元”、“多元共治”的机制,形成不同的资源保障。

一是财政支持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公益小镇资源保障。如“关爱桂城”建设,每年由街道财政支持“关爱基金”,对评审出来的关爱服务项目进行支持,并且鼓励项目筹集社会资金作为补充,有效开展帮助群众、提升社会的服务。从2010年财政注入100万元到“关爱基金”,到如今每年提供800万元左右(每年有所变化)财政资金支持,保证关爱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政府提供政策和“种子资金”,社会资助推进公益小镇发展。如小榄“创益菊城”每年评审出来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财政提供部分支持资金,企业和社会提供部分资助,共同开展面向社区与农村的关爱服务。这样,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分别管理,共同支持公益小镇建设与社会服务项目,对于构建和睦友善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是政府提供政策,企业与社会资助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如醒狮镇“志愿小镇”的建设更多是商家的支持和参与,提供资金资源,共建共享友爱互助家园。

四是政府提供支持,面向社会聚集资金资源。如花开岭公益村的建设,政府提供政策、土地等支持,公益人部落发挥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全国各地的热心机构、热心人士参与公益村的建设,提供资金和资源,打造特色公益小镇(村)的品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公益小镇建设不是采取单一资源保障机制,而是采取多样化、互补性的资源保障机制,有利于公益小镇的灵活发展、富有活力。


3.公益小镇的发展路径

新时代中国公益小镇的建设,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也有共同的举措。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和归纳五个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 在基层党建中提升公益小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保障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从实践的经验看,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保证公益小镇建设的正确方向,就是要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而奋斗目标等一致。当然,在公益小镇建设种并不是空洞“喊口号”、“被条文”,而是将公益人士、志愿人员的愿望追求与党的宗旨理念有机结合。如有些志愿者接受调查的时候说到,其愿望非常简单,就是要“让我身边的人好起来,让我的城市(城镇、农村)好起来,让我们的国家好起来。”这三个“好起来”的愿望,恰恰是党的宗旨理念在公益志愿服务中的落实和细化。二是通过党建引领,强有力推进公益小镇的建设。东莞市寮步镇委、镇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出台《寮步镇实施“志愿寮步”战略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根据规划,到五年规划后的2023年,寮步全镇志愿者人数达到常住适龄人口的30%,党员、团员参与志愿服务比例达50%以上,总计注册志愿者每年服务时数达到100万小时以上,志愿服务参与率明显提高,参与面不断扩大,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正是因为党的宗旨理念与公益小镇目标的高度契合,运用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的方式,带动镇街各机构重视和支持公益志愿服务,带动乡村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就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三是通过党建引领,营造公益小镇的积极向上氛围,让公益志愿服务带来的正能量,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党和政府推动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美丽等重点工作,除了宣传发动和行政推动之外,也需要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通过公益小镇建设、志愿服务发展,为凝聚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发挥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二. 在文明实践中丰富公益小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是党中央部署、宣传部实施,面向广大乡村社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激励乡村群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美好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县区为龙头,面向镇街、乡村社区辐射,就与公益小镇建设具有许多契合之处。目前,一些积极开展公益小镇建设的镇街,如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贵州省龙里县醒狮镇等,都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从课题组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的调查了解,许多与公益小镇的建设内容具有相通性。


表五:据您了解,您认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多选题]

资料来源: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2020年《全国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志愿服务问卷调查》数据。


从实践探索的层面看,不同地区发挥优势、各具特色。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中关村的科技文明与东升镇的乡村文明相结合,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出具有新时代生机活力的区域文化,为村居群众和外来人员提供美好的的生活环境。广东省小榄镇将民间公益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注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创造了“大粮仓”、“囤粮计划”、“绿地球”等文明品牌,成为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元素。贵州省醒狮镇江山乡村民习俗、公益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从红色引领“志愿小街”到“红旗飘飘”村寨广场,让乡村焕发生机活力。我们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关键就是“传播新思想有魅力、开展新服务有活力、创造新生活有动力”,这些就与公益小镇的建设和发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第三. 在乡村治理中深化公益小镇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基层治理机制创新,都需要公益志愿服务的支持,都需要公益人和志愿者的参与实践。乡村社区的治理发展不同于大城市、新城区,不能够简答照搬“外国经验”、“现代体系”、“时尚做法”,需要将创新因素与民俗因素相结合,探索和寻找适合镇街、村居的特色经验。公益小镇就是从不同乡镇、街道的实际情况出发,吸引公众参与和创新,不断积累富有实效的经验。谭建光在《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中分析,“农村志愿者的产生与壮大,就成为连接政府与农民关系的桥梁,成为自发自主服务农民生活改善、营造农村和谐环境的力量,成为农村稳定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具体而言,公益小镇与乡村治理的结合既有积极作用:一是公益小镇的建设契合乡村治理的方向,就是通过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让社会力量、乡村力量有序发展,而不是无序发展、陷入混乱。

伴随社会开放、网络发展,社会力量、民间力量的发展和发声,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果机械控制或放任自流,都可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加强镇街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吸引社会力量、民间力量的参与,在与党政合作开展服务的时候,建立相互支持的机制,就构建了基层治理的良好基础;二是公益小镇及其志愿服务的项目与活动,大多是通过关爱扶助群众、关心改善环境,搭建乡村治理的新环境、新基础。因为乡村服务于乡村治理并非互不关联,而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群众的生活面临问题,如果特殊群体的困难无法解决,那么就逐渐酝酿成为社会问题,导致社会治理的难题。这个时候,公益志愿服务的介入,通过关心和帮助特殊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不稳定因素,消除负面影响,为建立新的基层治理机制提供支持。为此,课题组认为公益小镇建设不是游离于乡村治理的主线,而是嵌入其中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元素。

第四. 在民生改善中夯实公益小镇

公益小镇建设要注重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播,但是最根本的功能则是促进民生改善、帮助镇村群众。与此同时,乡村社区的民生改善、扶贫助困,也有利于传播志愿文化、营造公益氛围,吸引和激励更多人参与公益小镇的建设。一是在公益小镇的各项措施之中,民生改善的措施是最受欢迎、最有成效的。不论是村居群众获得的惠民利民服务,还是特殊群体获得的关爱扶助服务,都让广大公众看到公益小镇建设的“接地气、有实效”,就积极支持和参与。二是公益志愿服务的发展,让许多普通群众获得帮助,各类困难群体获得帮助,这些服务对象生活改善的同时,也产生回馈社会、参与服务的需求,主动加入志愿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成为公益小镇的建设者之一,壮大乡镇的公益力量。三是公益小镇中创造许许多多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经验,成为公益志愿服务的品牌,广泛传播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赏,获得各地党政部门的重视,就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为公益小镇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调查发现,民生改善既是公益小镇建设的核心,也是公益志愿服务发展的重点,成为社会公众最关注、最支持的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4.几点启示

公益小镇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现象。通过梳理文献和调查分析,寻找其社会文化基础和探索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几点启示。

第一. 公益小镇源于改革开放

中华传统拥有慈善互助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也拥有“学雷锋、做好事”的风尚,这些为公益小镇的产生提供基础。但是,真正促使人们探索和实践公益小镇的缘由,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于市场经济发展,引发人们追求利益和利益竞争的热潮,这时候还是否需要利他主义、互助精神就引起讨论。恰恰是在改革的实践中,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的人们都发现经济发展与公益慈善需要并行不悖、相互支持,就产生公益小镇建设的新现象。另一方面,改革开放让中国与世界接轨,既学习借鉴现代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学习借鉴公益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美国非营利研究学者萨拉蒙提出,“公民社会部门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人们曾经认为它们只在少数国家存在,而实际上,这些组织的存在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讲都是重要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乡镇的公众了解,不仅仅是欧美国家兴起公益志愿服务,亚洲、非则、拉丁美洲等各国也兴起公益志愿服务。这样,中国从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的公益志愿服务探索,到内陆地区、山区农村的公益志愿服务发展,为公益小镇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 公益小镇繁荣经济社会

最初,人们往往认为公益小镇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附属产物。确实,最先探索实践公益小镇的地方,大多数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方的乡镇,经济发达的同时追求社会和睦友善、家园幸福美好。然而,近年来不论是西南地区的贵州省,还是东北地区的吉林省,以及中原地区的河北省等,都有农业乡镇、山区乡镇、小商业乡镇等探索实践公益小镇。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关注和重视公益小镇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一方面,公益小镇建设,拥有更多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乡镇营造和谐友善的环境,有利于产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减少矛盾冲突,获得企业与社区(村落)的共建共治共享。另一方面,公益小镇激发民众的创新创造活力,善于发现乡镇的优势与特点,开发新产业和新机遇,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渠道焕发产业新活力,带来乡村社区群众的生活改善。

第三. 公益小镇成为生活时尚

伴随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城乡群众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其中公益志愿服务逐渐引起群众的兴趣与热情,成为新的生活时尚元素。一是公众将公益志愿服务作为充实精神生活的途径,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心灵丰富了。二是公众将参与公益小镇建设作为扩大人际交往,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因为,人们发现,乐于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人群,大多数是热心人、好心人,交往过程中乐于助人、较少计较。为此,通过公益活动构建良好的圈子。三是在公益志愿服务中提升自豪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赏。特别是在“熟人社会”的镇街生活中,做好事、帮助人的公益行为,受到大众的欣赏和传颂,就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这样,在乡镇民众的生活中,不仅仅看重经济“有钱”、文艺“有才”,也看重公益“有心”、助人“有情”。

第四. 公益小镇培育发展人才

公益小镇建设从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做起,从小小的助人为乐、改善环境做起,但是随着公益服务的类型多样、项目多样、活动多样,就需要参与者学习和掌握越来越多的才能。如助老服务需要护理知识和心理技巧,助学服务需要教育知识和沟通能力,环保服务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技巧,治理服务需要安全知识与文明技巧等等。一方面,公益人士、志愿人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职业的能力运用在公益小镇建设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志愿者根据乡镇公益发展的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治理与服务素质。这样,推动公益小镇建设过程就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人才,同时也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区建设、治理创新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