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论青年志愿服务的“双功能” ——助人与育人~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

本文已在《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刊登。


摘要: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具有“助人”与“育人”双功能。青年志愿者在 发挥爱心善意,为他人幸福和社会进步提供帮助的同时,也通过志愿服务获得 思想道德的教育,实现个性人格的完善。青年志愿服务诞生以来,不断加深对 助人为先、育人为本、互为作用、提升社会等观念的认识。青年志愿服务“助 人”的特点体现在助人的敏锐性、助人的活跃性、助人的细腻性、助人的专业 性、助人的时尚性等方面。青年志愿服务“育人”的特点体现在育人的感知性、 育人的体验性、育人的互动性、育人的自主性、育人的持续性等方面。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在 为社会人群提供关爱帮助的同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双功能 助人 育人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源于改革开放初期 1983 年北京大栅栏“综合包户”志愿服务、广州 1987 年“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电话、深圳 1990 年成立的“义工联”等,1994 年共青团中央正式注册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使之成为全国推广的崇高事业。进入 21 世纪,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形成了由中央文明委统筹、中央文明办牵头,通过民政行政管理和共青团协调组织实施,带动各部门、各机构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 贺信指出,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 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2],其中也包括作为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

为此,重新思考青年志愿服务的基本功能,逐渐延伸和丰富内容,在新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顾新中国 70 年来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助人’和‘育人’是并行发展的‘双主线’。”[3]我们在关注和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发挥友善互助作用、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体、改善和促进社会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和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对于参与者在思想成长、道德发展、人格健全、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前文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详细的观点和论证,供广大青年志愿者交流切磋。


一、青年志愿服务: 从助人到育人

从传统慈善互助和现代公益事业的发展看,志愿服务最初和最直接的目的是“助人”,即关怀困难人群、特殊人群,解决问题和改善民生。志愿服务的起因是吸引有热心、有爱心的人士关心社会、帮助他人。然而,自从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之后,就逐渐延伸出“育人”的功能,即通过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体验,促进青少年人格成熟与个性发展。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形成以来,从初期重视“助人”功能到后来逐渐关注“育人”功能,志愿服务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助人为先

回顾和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起源,不论是北京大栅栏“综合包户”志愿服务,还是广州市“手拉手”志愿者热线服务、深圳市“义工联”志愿服务,都是源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需求。共青团中央1993年启动“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是源于跨世纪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服务需求。我们收集和整理早期志愿服务的资料,发现许多富有价值的文献,都反映出青年志愿者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关爱帮助,不仅仅对服务对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风气改善、社会观念转变也具有重要影响。丁时照 1994 年在《高举爱的旗帜》中写道,“他们( 深圳志愿者) 在义工联理事会的统筹管理之下,分别开展青少年服务、特困人士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和机构服务,以不同的形式,为有着不同需要的人或群体提供支援、帮助,让爱心变为实实在在的活动。”[4]

我们看到当时《深圳特区报》报道了一个“爱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故事,描述一批青年志愿者连续多年,推着轮椅,接送两位肢残女青年姐妹上下班,不论日晒雨淋、不论风吹雨打,都坚持下来、坚忍不拔,感动了残疾人,感动了全社会。所以,当中国经济改革、社会开放,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面临利益计较、竞争激烈的环境,青年志愿 服务这种通过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的活动,无疑给社会上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人以温暖和信心,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社会友爱。


(二) 育人为本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特殊性,就在于一开始就关注和重视“双功能”,即不仅仅让青年服务社会人群,而且注重在服务过程中培养青年对他人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的担当精神。钱理群先生说道,“青年志愿者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当代大学生自己联合起来,在参与社 会变革的实践中,寻求新的价值理想,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的自我教育运动。”[5]

从现实情况看,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个性教育、素质教育,都有一个“吸收-理解-体验-认同-融合-养成”的过程。过去较多采取“传授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青少年对于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听进去记不住”,更加难以成为自己的内在涵养和生活习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能让他们在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感知、获得体验,不断将理性认识转化为切身体会,真正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因此,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推广志愿服务的初期,就重视引导青年志愿者奉献爱心、助人为乐,体验成长、实践成长、锻炼成长,从思想提高到人格健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 交互作用

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初期,人们往往将“助人”与“育人”两方面的功能截然区分,忽视其内在联系。但是,伴随着青年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就发现两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是相互补充的。青年志愿者的“助人”是最主要的动机,是首要的目的,然而与此同时在多个层面上又蕴涵着“育人”的机制。一是对于部分帮扶对象的服务,就是“助人”与“育人”的结合。例如关爱帮助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等等,不仅仅在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而且引导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知识提高。二是部分思想境界不高,或者存在各种偏差认识的青年,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增强对社会认识、纠正偏见误解,逐渐获得思想、道德、个性、素质的发展。三是积极的青年志愿者,在“助人”的奉献和交往中,不断坚定正确的认识,提高思想的深度,也获得“育人”的成长效果。

最典型的交互作用就是“关爱行动”。2010年,“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按照“青年志愿者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的项目实施模式,广泛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 心捐助等方面的服务[6]。青年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使其人格和素质获得升华; 同时,青年志愿者也在帮助和引导儿童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个性更成熟、能力增强。我们认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助人”与“育人”的交互作用也越来越普遍,值得特别关注。


(四)提升社会

青年志愿服务的“助人”与“育人”双功能,不仅仅对青年自身的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促进社会进步、提升社会文明也有重要作用。青年一代从来就是社会创新的推动者。谭建光在 《中国青年轨迹: 从“四最精神”到“四最志愿”》中介绍,“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山新平乡第九合作社青年突击队的按语中,提到青年‘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四最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亮丽特色……追寻中国青年的发展轨迹,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时期的‘四最精神’和21世纪社会治理创新时期的‘四最志愿’( 志愿最崇高、志愿最时尚、志愿最贴心、 志愿最广阔) 成为两个标志。”[7]

不论是上个世纪青年人在新中国政治发展、经济建设中的创新作用,还是新时代青年人在社会建设、志愿服务中的创新作用,都在不断地为社会提供新热点、新萌芽、新特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借鉴的元素。陆士桢教授分析,“志愿服务行动把社会中最积极、 最能动的个体凝聚在一起,促进社会积极力量的增值与发育,志愿服务行为不仅仅是国家富强建 设的重要人力资源,而且是国家富强重要精神力量的基础部分。”[8]从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看,从 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成为全社会认同的志愿精神,到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援外服务、国际赛会志愿服务等纳入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再到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等都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青年志愿者不论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还是体验锻炼、培育新人,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有促进作用,都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二、青年志愿服务的助人功能及其特征

青年志愿服务与其他年龄段群体具有共同的发挥爱心、乐于助人等特点,但同时也有青年年龄段的敏锐与活跃等特点。这样,在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等方面便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 助人的敏锐性

就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四个第一”来看: 第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是1983年的北京大栅栏“综合包户”; 第一条志愿服务热线是1987年的广州“手拉手”服务; 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是1989年的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队”; 第一个依法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是 1990 年的深圳“义工联”( 志愿者联合会)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广州、深圳 等三个最先发展的志愿服务都与青年热心人有关,与共青团的支持有关,只有天津社区志愿者是以中老年为主体。“北京大栅栏街道 1983 年推出的‘综合包户’就是党团组织发挥所在行业优势,结对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将扶助时间、内容、责任等明确和固化下来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9]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由青年创立并获得团市委的支持,深圳“义工联”是在团市委鼓励下以青年为主体成立的。1993年,共青团率先启动“青年志愿者行动”,创造社会文明新风尚。

过了几十年,询问这些当年的团员、青年,“为什么想到志愿服务的形式?”很多人的回答大同小异: 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敏锐地感觉到需要探索新的“助人为乐”机制,就在学雷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及港澳的经验,创造这些新的服务形式。如今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推动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率先由共青团和青年探索实验,正是得益于青年一代的敏锐性,并伴随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新动向、新需求、新机遇而展开。


(二) 助人的活跃性

青年是特别具有灵活性与活跃性的群体,在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时候,不仅仅按照服务对 象的需求提供关爱和扶助,而且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提供富有新意、富有活力的支持。在西部计划、支教计划等志愿服务中,青年的活跃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西部广袤的热土上,到处闪动着他们( 西部计划志愿者) 青春的身影,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越来越多的志愿者选择了扎根西部,立志基层,成为西部新一轮发展的生力军。”[10]青年志愿者在助人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论是在贫困山区、还是在老旧社区,都敢于引入一些新颖活泼的元素,激发山区或社区的活力,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带来生活的新希望,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带来生活的新动力。年轻人具有的生命动力、生机活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发挥,助人的同时增添新追求、新向往,让服务对象对生活有新的期待和收获。


(三) 助人的细腻性

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时候,不是一时热情、一时冲动,而是愿意为社会进步、 民生改善付出自己的爱心、热情、聪明和才智。所以,他们既有激情澎湃的时刻,更有细心服务的时候。如青年志愿者的典型——徐本禹,2001 年在阅读《中国少年报》一篇《当阳光洒进山洞……》文章时,被贵州省狗吊岩小学的艰苦环境所震撼,“徐本禹当时确实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以前他只知道他自己和同学景玉春这样的农村贫困学生求学很艰难,没想到居然还有在更艰苦的环境中求学的孩子。”[11]正是这种“由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情感,让徐本禹选择前往大山深处支教助学,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留守儿童,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青年人既是活跃的,也是细腻的,他们在帮助各种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时,不断地了解和探索服务对象的需求,并为其提供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针对性的关爱和帮助。如北京夕阳再晨志愿服务团队,针对老人缺乏网络、新媒体知识技能,无法与孙子孙女沟通的困惑,开展教会老人“上网、游戏、淘宝”等技术技能,并激励老人在网络空间“冲浪”,获得生活的新体验和新快乐,也具有了与子孙交流沟通的技能。广东省茂名市“阳光 365”志愿服务总队,策划“含羞草与小松树”“乡村婆孙乐”“开心嫲嫲”等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山区农村中青年外流、留下老人小孩的孤独状况,由志愿者提供祖孙辈共同活动、增添快乐的机会,让农村生活富有生气。青年志愿者以同情心、同理心来体会和把握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细化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就能够更加细致和周到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


(四) 助人的专业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青年志愿者的文化层次和专业素质逐渐提升。目前,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既有大学生,也有研究生、博士生; 外来工青年志愿者不断增多,很多是高中或者大专、大学毕业的; 此外,青年党员、青年公务员、青年专业人员已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他们带来多种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这样,青年志愿者在城市社区的服务不仅仅是探望、慰问、清洁卫生,等等,而且还针对老年居民、社区妇女、少年儿童的需要,设计和实施了许多提升兴趣、增进交流、发挥特长、共享快乐的服务项目。

青年志愿者在农村的服务,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慰问和助学,而是开发多种项目,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丰富生活,获得新环境下的发展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批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农村志愿者合作,引进“沃土工坊”助农公益志愿服务。“沃土工坊”工作无疑是创新的,而且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有成效。合作农户在“沃土工坊”的鼓励下,不用化肥农药,使用粪肥,还采用了水稻鸭田等生态农业方式。种出来的有机农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均是上等。城市的消费者很喜欢,踊跃购买。由于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比一般农产品的价格高,农民的收入增加了。[12]如今,生态农业、有机产品、公平贸易、惠农平台等等涌现出来,青年公益机构和志愿组织为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机会。青年一代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并利用其智慧、知识、技术、技能,在众多领域帮助社会人群,获得发展进步。


(五) 助人的时尚性

青年是追求时尚的一代,从“五四运动”追求“科学与民主”到改革开放时代追求“创新与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追求“中国梦”和“青年梦”,都走在时代前列,创造时代风尚。因此,在关心和帮助社会人群的时候,青年志愿者也发挥其时尚创新的特点,为城乡社会营造生机活力、为城乡群众创造生活魅力。

笔者认为,“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性,为志愿服务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推出更多适应城乡群众需求、有助于扶贫助困服务的项目,真正做到‘志愿服务暖人心’。”[13]一方面,从北京大栅栏服务社区老人的“综合包户”,到深圳为了服务外来务工人员而发起的“义工联”都是站在时代的前列,青年志愿者将帮助群众创造发展机会、创造美好 生活放在首位; 另一方面,在关爱和帮助社会人群的同时,青年志愿者为社会创造“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的新时尚,消除单纯计较利益、恶性竞争的负面影响。青年群体正是带着追求美好社会、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参与志愿服务,在助人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希冀带给服务对象,激发共同追求和创造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美好。


三、青年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其特征

志愿服务有“助人与育人”双重功能,但是青年志愿服务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具有更加突出的价值、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认识社会、形成信念、坚定意志、提高素质; 另一方面,青少年是对“同龄人”影响大,受“朋辈”吸引形成各种见解的时期,参加志愿组织就能够结交有爱心、有进取心、有创造力、有互助精神的同龄朋友,在积极心态的影响下,不断增强正能量,逐渐成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乐于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的新一代。所以,引导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对促进其思想发展和人格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 育人的感知性

大中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发展和素质提高,是通过课程教育体系的建设、实现理论和知识传输的。但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开始追求认知和认同。因此,特别需要“感知教育”,即引导年轻一代在实践和服务中获得认识,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拥戴 新时代的思想和理念。志愿服务就是让青少年感知社会、感知他人,从而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科学思想、科学理论。“明确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就需要我们要紧紧对接教育领域深化改革,鼓励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帮助社会、提升自我,进而为国家、为民族立德树人。”[14]

自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服务项目、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项目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生志愿者来到西部地区、来到山区农村,在开展助学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的时候,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幅员广阔、地区差异,也真正领略中国人民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调查的情况看,青年志愿服务“育人”的感知性,就是让青年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和了解社会现实,逐渐感受和吸收科学理论,逐渐感受和认同党的方针政策。这样,青年通过志愿服务的途径,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感性到理性、从感知到领会,不仅能够在正确思想和理论的引导下关爱和帮助社会人群,也能够在正确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获 得自我的发展。


(二)育人的体验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都非常重视。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思想教育仍然较多通过思政课堂、德育课堂进行,而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对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体验真善美、体验互助友爱,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张仲国等在《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中分析,“在志愿者行动中,青年们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社区建设、扫除文盲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走出狭隘的生活圈子,了解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和理解了很多原来陌生的东西,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15]

具体说有几个层面的体验作用: 一是体验友爱。有些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以来,人与人之间就只是存在冷漠和隔阂。然而,青少年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切身体验到社会上存在爱心、存在温暖,值得信任、值得热爱。二是体验服务的价值和快乐。如果仅仅从理论上理解爱心、奉献,那是抽象的,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切实帮助社会人群,真切感受助人成效,就感觉自己有价值、有作用,也领略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三是体验社会的丰富性。青少年如果仅仅从书本了解社会,往往是简单和枯燥的。但是,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接触社区与农村的多种形态,了解广大群众生活的多样状态,就会真真切切了解到社会与人群的丰富和复杂。这样,青少年通过服务体验,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群就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对于自己走向社会、发挥作用,也会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 育人的互动性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是通过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有组地推进和实施。这样,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时候,就与其他志愿者不断互动交流,也与社会其他人群互动交流。安国启等分析,“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较为完整的组织体系,所开展的活动能够培养青年的协作精神,锻炼青年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使参与者从中感受到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青年的自我教育。”[16]人类的交往与互动,既是工作与生活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摆脱孤独感的需要。然而,当今社会的网络发达、信息多样,也导致青少年沉溺网络和缺少交往,形成新的孤独症状。

这时候,可以引导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为其提供多种途径的交往交流。一是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的互动。他们相互沟通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相互分享助人的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生活认识的变化,等等,通过“正能量”“有益性”的互动交流,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二是青少年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对象的艰难与坚强,就让自己对社会生活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认知,从而丰富思想认识。三是青少年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时候接触各种媒体的传播、人群的评价,获得赞赏和肯定,让青少年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意义,不断提升奉献社会、创造业绩的自豪感。在越来越开放的社会,青少年要增加与社会各种群体 的互动,才能够真正了解和把握社会动态,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志愿服务为青少年提供了加强社会互动、获得社会启迪的良好机会,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四) 育人的自主性

青少年获得教育与成长的渠道,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既有“自主性”也有“被动性”。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课堂学习具有较为明显的“被动性”,即由他人将知识和要求传输到青少年的思想之中。但是,要让青少年对于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真正接受和认同,就需要加 入“自主性”学习的元素。青年志愿服务,为青少年通过自主接触、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朱健刚教授在《行动的力量》中分析,“在志愿行动的意义认同方面,我们将意义的赋予过程看做是志愿者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下,结合现有空间和拥有资源的状况所进行的意义创造。在这一创造过程中,行动者往往要根据自己对待社会和个人的是非判断来界定自身行动的正义性。”[17]如果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较多通过他人的灌输来提高青少年的认识,那么,当代社会环境中的青少年更多愿意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获得认识。

青年志愿服务“育人”的自主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激励青少年的自主选择。虽然有部分青年参与志愿组织是听从学校的发动和动员,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参加志愿组织是发自内心的愿望。他们感觉在学习和生活之外,需要有更多的渠道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接触社会人群,因而就主动寻找有益有趣的志愿组织,报名参加服务。二是激励青少年的自主认识。青年志愿组织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让参与者在体验服务、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如有些青少年单纯从网络中了解社会,就以为到处是冷漠、自私、计较、冲突; 但是,在志愿服务中通过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和判断,就知道还有爱和奉献、还有信任和温暖。三是激励青少年的自主发展。青年志愿服务在发展创新中会拓展许多新项目、新活动,青少年在参与服务的时候会发 现自己的新兴趣、新特长,从而拓展人生发展的认知,丰富人生发展的选择。

我们调查的时候, 发现有些中学生就是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调整了报考大学专业的方向,选择更加能够发挥特长与服务社会的专业。新时代的青少年成长更加追求自主性、主动性,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加有价值的自主选择渠道。


( 五) 育人的持续性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与个性成长需要长期持续的培养,不能只靠一堂讲课、一场报告、一部电影、一次辅导。为此,需要探寻长期吸引青少年参与,并且接受熏陶和影响的途径,而志愿服务就是有效的方式方法。陶倩教授在《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研究》中提出,“个体在参与志愿 服务过程中,不断体验满足、自豪、焦虑、恻隐等情感,这些情感体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负性的, 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成为个体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18]从调查研究的资料看,青少年对于一次性的教育活动,虽然有所触动,但是在日常化的生活中会逐渐淡化、影响渐弱。然而,青少年参加志愿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就有不断接受熏陶教育、不断提升思想道德 水平的机会。一方面,志愿组织的服务活动定期开展和不断深入,青少年会从第一次参与新鲜、好奇,到继续参与的有感触、有感想,再到长期参与的培养爱心和善意,是逐渐递进、逐渐递增的过程; 另一方面,青少年在志愿组织的交往也是长期和持续的,志愿者之间良好的思想品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有利于每一个人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青少年在参加志愿组织的初期,并没有太成熟的想法,就是“随大流”“好奇”,但是受到志愿组织骨干的感染和激励后,逐渐了解了志愿精神,培育了爱心善意,成为思想进步、道德进步的新一代。所以,新时代的 “育人”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是要通过志愿服务等持续推进的多样化途径,让青少年在感悟和体验中自我改变、自主成长。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诞生以来,就体现出“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但是,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往往单方面关注和研究“助人”功能,忽略了“育人”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重视青年志愿服务“助人”与“育人”的双功能,并且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样,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时候,就能为他人幸福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也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情感个性,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http: / /www. xinhuanet. com/ /politics/2019 - 07 /24 /c_ 1124792815. html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 民日报》,2019 年 11 月 6 日。

[3]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 年第 2 期。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深圳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发展之路》,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85 页。

[5]钱理群: 《论志愿者文化》,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年版,第 167 - 168 页。

[6]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工作案例》,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 出版,第 1 页。

[7]谭建光: 《中国青年轨迹: 从“四最精神”到“四最志愿”》,载《中国青年研究》,2017 年第 3 期。

[8]陆士桢: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75 页。

[9]本书编委会: 《泉源———大栅栏街道“综合包户”志愿服务 30 年》,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3 页。

[10]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 《青春在西部闪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五周年报告》,北京: 中 国青年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 页。

[11]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 中共华中农业大学委员会: 《有一种青春叫奉献———本禹和“本禹们”的爱心接力》,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15 年版,第 15 页。

[12]谭建光: 《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04 页。

[13]谭建光: 《中国式青春: 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载《中国青年研究》,2019 年第 3 期。

[14]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160 页。

[15]张仲国 等: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40 页。

[16]安国启: 《志愿行动在中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1 页。

[17]朱健刚: 《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年版,第 18 页。

[18]陶 倩: 《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培养研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198 页。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