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从青年到社会——改革开放40年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分析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诞生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成为促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青年推动志愿服务成为改革开放新时尚,让“志愿中国”成为国家的新形象,同时促进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建设新元素。在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新元素、国内凝聚力、国际软实力,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新贡献。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青年志愿者; 志愿服务; 凝聚力; 软实力

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事物、新现象。由青年人率先探索、共青团组织率先推动的“青年志愿服务”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作为志愿服务的发起者和践行者,将更加热情积极地投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高尚事业,为实现中国梦、造福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一、“志愿中国”:青年推动志愿服务成为改革开放新时尚

运用历史分析的视角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进行分段考察,发现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和生活文化语境,志愿服务发展具有不同的条件。然而,不论是什么背景和语境,青年人都成为其中最活跃的推动力量。

1.团员青年率先探索学雷锋志愿服务新形式(1978—1987)

改革开放伊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共青团组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一方面动员团员青年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在经济建设领域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1979年第一季度,一些大中城市的共青团组织以‘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的形式,拉开了这一活动的序幕”[1]。同时,团中央等单位发起“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正是在学雷锋活动的推动下,延伸出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萌芽。

“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在北京可追溯到1983年以‘综合包户’为主要形式的学雷锋活动”[2]。北京市大栅栏街道的团员青年,既继承“学雷锋、做好事”的传统,又参考现代志愿服务的形式,建立结对服务、持续服务的机制。与此同时,远离北京的南方,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广州诞生了志愿服务。“1987年,广州市一批青年热心人作为义务咨询员,开设志愿者‘手拉手’热线服务,利用星期天为广大中学生排忧解难,开启了当代志愿服务的历程”[3]。笔者调查访问第一批热线电话的志愿者,他们回忆之所以参与志愿服务,就是受到来自外国、港澳亲友介绍“义工”服务的影响,结合原有“学雷锋、做好事”传统,创新一种新的有效服务形式。所以,经过40年的发展繁荣,中国形成“北派”和“南派”的志愿服务发展新传统。“北派”就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志愿服务,在继承“学雷锋、做好事”基础上,结合欧美经验而形成的服务模式;“南派”就是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志愿服务,在引进和借鉴外国及港澳地区经验,结合“学雷锋、做好事”的创新而形成的服务模式。共同的特征在于,不论是北京“综合包户”的志愿者,还是广州“手拉手热线”的志愿者,其中大多数是团干部、团员、热心青年,反映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在大时代变革中率先把握社会脉搏,探索创新路径,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2.共青团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蓬勃兴起(1988—1997)

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社会矛盾,迫切需要积极的社会力量介入,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989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成立中国第一家社区志愿者协会。1990年深圳市成立第一个注册义务工作者联合会”[4]。天津市发挥传统社区的优势,吸引居民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提供探索;深圳率先进行志愿者社团注册,探寻出“法治保障”的社会服务创新路径。笔者曾经调查访问第一批深圳志愿者,询问为什么在国内其他志愿组织没有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先例时,他们想到要去登记注册?他们回答是因为受到外国及港澳志愿组织经验的启发,希望依法登记注册之后,为将来规范化服务和保护权益奠定基础。受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启示,共青团中央在1993年发起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先行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自1993年年底启动以来,在社会上和广大青年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5]。并且在1994年12月5日正式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时任中共中央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央宣读贺信,勉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精心组织,把更多的青年吸引到志愿者的行列里来,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发扬光大”[6]。

通过共青团中央在全国的发起和推动,志愿服务成为亿万青年踊跃参与、热情奉献的事业,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影响和感染了其他年龄人士。据调查,一些地区的老年人、儿童等不适合青年志愿者的年龄要求,也积极要求参与志愿服务,这些地方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建立“夕阳红服务队”“小雏鹰服务队”等,吸收老人和儿童参与志愿服务,提供社会大众奉献爱心、快乐服务的机会。

3.青年推动志愿服务形式灵活多样(1998—2007)

在青年志愿者行动蓬勃发展之时,迎来了“国际志愿者年”的契机。2001年,联合国“国际志愿者年”提出“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在继续重点做好扶贫济困服务的同时,更多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东西方国家合作、经济技术传播、环境生态建设等提供志愿服务。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联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启动国际合作进程,获得授权组建“国际志愿者年中国委员会”。团中央联合经贸部、外交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20多个部委局共同在北京、深圳等地开展“国际志愿者年”系列活动,传播志愿精神、推广志愿服务。这就体现出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新思路、新追求,即不仅仅是发展青年志愿服务,而且积极推动各部门、各组织的志愿服务,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热潮。此外,团中央启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和“研究生支教”志愿服务,还与商务部合作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服务”,派遣青年志愿队到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受到所在国家政府与人民的欢迎。伴随中国的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社区建设,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鼓励志愿者开展日常化、生活化的服务项目。“志愿行动的日常化便意味着,为具体的社会成员、社区、社会组织或团体等提供更个性化、更深度化、更人本化的服务,将成为志愿行动不断拓展的巨大潜在空间”[7]。与此同时,在青年志愿者的影响下,各地区诞生社区居民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科普志愿者、助残志愿者、职工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多样化、丰富性的志愿服务组织状况。

4.青年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创新(2008—2017)

在中国,2008年是志愿服务发展历史上具有关键影响的年份,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和汶川大地震灾后志愿服务,掀起全国民众支持公益慈善、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潮。“当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会正在筹备,奥运圣火传递的志愿服务正在进行的时刻,中国大地上突如其来地发生汶川大地震,又吸引千百万志愿者参与应急服务”[8]。2008年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2013年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201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提出“着力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发展,筑牢志愿服务组织基础。鼓励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民生和公共服务机构开门接纳志愿者,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合力,扩大志愿服务社会覆盖”[9]。2017年国务院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将志愿服务发展纳入法治保障。这期间,深圳市率先探索的“志愿者之城”建设,启动党委政府顶层设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引发全国各地的学习借鉴,如今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启动三批共46个城市加入“志愿者之城(区)”建设试点。广州市率先探索的“志交会”活动,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项目大赛的连年举办,汇聚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服务领域遍布城市社区、山区农村、企业与学校。北京市通过奥运会启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合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国际合作项目,经过第一期、第二期的有效合作,现在进入第三期合作,推动全国各地志愿服务提高国际化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

5.青年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制度建设(2018—)

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还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为此,中国逐渐形成与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在城乡民众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志愿服务逐渐实现“项目-组织-体系”的发展,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相衔接”,“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一方面,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形成志愿服务“法律、政策、规章、细则”的制度体系,为志愿者参与关爱和帮助社会人群的服务提供保障,为志愿组织创新和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企业志愿者、民间组织志愿者、专业人士志愿者、境外来华人士志愿者等多样化志愿力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为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做出贡献。

二、“志愿力量”:青年推动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建设新机制

伴随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社会创新引人关注并逐渐成为热点。进入21世纪以来,加快社会建设、城乡社会治理成为各级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的战略,也成为各地人民群众日趋关注的事业。共青团组织率先发起、团员青年率先参与的志愿服务事业,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和营造国家与地方“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

1.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经济改革相结合

志愿服务是伴随改革开放而诞生和发展的事业,同时又对改革开放的深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年,深圳经济特区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正式依法登记注册的志愿社团—“深圳义工联”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就探究一个问题:“为什么市场经济发展最快、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强烈的特区,率先诞生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笔者带着这一问题深入特区调查,在查询当年第一批、第二批报名参加志愿组织的表格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动机。其中,一位少妇的报名表在“动机”一栏填写着:“因为我有慈祥的父母,所以希望天下老年人都能够安度晚年;因为我有恩爱的家庭,所以我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我有活泼的子女,所以我希望天下儿童都有快乐童年。因此,我报名做志愿者,奉献一点爱心和力量。”确实,报名表中既有“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等利他动机,也有“增加交往”“结识朋友”等利己动机,还有“在服务中充实生活”“在服务中增长能力”等多重动机。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催生人们追逐经济、追逐利益的思潮,也催生人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生活改善的同时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动机。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日趋频繁、日趋密切,逐渐了解到欧美国家、亚太地区等市场经济发展中也是呈现多种动机和追求,利益导向与奉献导向都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青年以及其他年龄人群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更加丰富,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多样。“市场经济发展冲击了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慈善意识、志愿精神必然成为题中应有之意”[10]。志愿服务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丰富的含义,不仅仅有市场竞争,而且有现代公益时尚。恰恰是中外开放、国际交流,促使志愿服务发展获得多样和丰富的要素,改变了单纯“利益至上”“自私自利”思潮的泛滥,为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生活有序发展提供支持。

2.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程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思潮的冲击,导致一些群体与个人的思想混乱、观念迷失,特别需要健康价值观念引领。恰恰在“下海潮”“拜金潮”最强烈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弘扬“学雷锋、做好事”的传统,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文明委、中央宣传部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多地方与青年志愿者行动结合,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志愿服务是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通过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将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充分体现,受到人民群众的赞赏和支持。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是干部群众在“自主参与、自觉体验、自我教育”过程中,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有效途径。笔者深入基层调查时有社区干部反映:“原来单纯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和解释,居民没有太大的兴趣,也难以听进去,现在结合志愿服务和互助友爱,在夸奖和激励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宣传的内容,居民就乐于接受,也容易记住了。”再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核心价值观传播起来富有时尚特色和亲和味儿,更加“接地气”,受到城乡群众的喜欢。调查发现,在志愿服务开展好的地区,如深圳市、厦门市、嘉兴市、鞍山市、绵阳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推广就做得较好,能够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3.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城乡民生改善相结合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活动,针对城市居民、农村群众的需求,开展“供需对接”“微心愿、微志愿”的服务,收到好的效果。一方面,城市社区大量开展便民利民、惠及民生的各项服务,从“退休老年志愿者帮‘双职工’家庭顺便购菜购物”,“中青年志愿者节假日为社区老人开展文化服务”,“老年志愿者与学生志愿者建立‘双关爱、志愿情’”等等,融洽了社区关系,建立了社会信任。另一方面,志愿组织进入山区、农村,帮助村民改善居住环境、探寻种养致富等方法,特别是通过发掘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建设“美丽乡村”,开发“乡村旅游”,拓展农村群众的致富途径。还有,适应全国2.6亿流动人口的需求,团员青年志愿者开展“关爱和帮助流动人口及子女”的服务,通过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求职、就业等提供义务咨询、义务帮助,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各种辅导、解答和具体的排忧解难的帮助,为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提供“手拉手”的关心和帮助。在社会转型和生活变化的时代,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都渴望获得关爱和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浓厚氛围,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幸福社会。

4.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精准扶贫助困相结合

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脱贫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11]。青年志愿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扶贫接力”服务项目,到21世纪初的“西部计划”“支教行动”,再到近年来努力做好精准扶贫的生力军。深圳市义工联到河源贫困山区扶贫的时候,主动联系“黑土麦田计划”的青年热心人,努力做到“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心”,帮助贫困乡镇、贫困村庄的群众寻找本地种养殖发展的机遇,联系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引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对贫困群体、贫困家庭进行“结对关爱”“结对帮扶”,不仅解决生活困难,也进行心理激励、精神激励,帮助贫困人士树立信心、把握机会、走出困境。碧桂园志愿者协会发动青年员工前往山区农村开展“扶志、扶智、扶贫”的志愿服务,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成员学习种养技术、掌握一技之长,获得谋生发展、脱贫致富的机会。目前,全国各地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党委政府全面推动,工商企业跟进资助,志愿组织贴近服务,农村群众创造希望”的良好格局。

5.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新一代人成长相结合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服务学习”的途径提供人的全面发展机会,特别是青少年“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机会。一是让青少年通过志愿服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困难群体、贴近服务对象,增加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让青少年在服务中锻炼能力、培养才华。在帮助困难群众的时候,最初仅仅需要有爱心和热情,但是真正开始服务的时候就发现还需要培养倾听能力、服务技能、解决问题的技巧、提供支持的技能等等。志愿者在服务中不知不觉培养了多样化的才能。三是让青少年在志愿组织中学会团队合作、群体发展,特别是学会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需求,共同实现服务的目的。四是青少年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培养良好品德,培养善良、友爱、互助、进步等“向善向上”的因素,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才。如今,伴随“学生志愿服务”“家庭志愿服务”“亲子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年轻一代在志愿活动中锻炼成长、学习成才,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

6.青年促进志愿服务与生态环保发展相结合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改善,城乡群众对于生态环保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同时,世界信息交流、国际观念互动,也让“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自然生活”“保护家园”等理念逐渐普及。青年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改变了原来人们认为环境保护就是“枯燥”“机械”的知识宣传等传统看法,而是通过时尚、活泼、有趣、亲切的服务活动,让人们更加亲近自然、爱护家园。美国社会学教授缪其克在《志愿者》一书中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因为工作环境是在办公室里,而是因为这些活动能带给他们启发创造力的机会”[12]。这种动机在生态环保活动中体现尤为明显。恰恰是在青年志愿者的带动下,中小学生对环保服务的热情逐渐提高,老年志愿者越来越关注和参与环保服务,中年人也在繁重工作之余关心环保生活。如今,不仅专业的环保志愿组织开展这一领域的服务,很多社会组织的志愿团队、社工机构的专项小组,都把生态环保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作为特色项目,而且在生活中厉行“节水”“节电”“空调26度”“少用塑料袋”等环保行为。通过青年志愿者的传播和倡导,地方政府、工商企业、消费者等都逐渐树立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关注和支持环保公益服务。

三、“志愿创新”:青年推动志愿服务纳入国家发展新战略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等影响下,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青年志愿服务广泛普及,逐渐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融合,成为促进创新、激发创造的重要元素。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从最初一些地区爱心人士的探索,到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再到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发展的新战略。

1.国家新元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转变。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汇聚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同时,伴随发展出现的社会矛盾冲突,不仅仅需要党和政府重视和解决,更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协调解决。青年志愿服务应运而生,从文明生活的倡导到扶贫助困的服务,从社区民生的改善到生态环保的服务,从青少年成长的陪伴到应急救援的服务,在团员青年的率先行动、积极带动下,越来越多各年龄、各阶层的人们参与志愿服务,帮助社会扶助他人。因此,志愿者成为国家的新力量,志愿服务成为国家的新元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添加剂”“润滑剂”。

2.国内凝聚力

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日趋严峻的困难与问题。青年通过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创新,为党和政府探索汇聚民心、引导民意的有效途径。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服务具有“四项功能”。一是民心凝聚功能。通过志愿者的爱心奉献、友善服务,在帮助社区群众、农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时候,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广泛传播,吸引和凝聚城乡群众贴近志愿者、贴近党组织,凝聚在党的周围。二是民困帮扶功能。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志愿组织积极开展助老服务、助残服务、助困服务、助学服务,让生活困难、陷入困境的群众,获得志愿者的关爱,获得社会的扶助,逐渐摆脱困境。三是民生改善功能。志愿服务从扶老助残、扶贫助困,拓展到面向社区、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包括惠民利民服务、文化休闲服务、社区营造服务等等,多样化服务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改善群众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幸福生活。四是民意疏导功能。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和群众生活多样化需求,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信访志愿服务”“城管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等新类型的出现,既满足了不同群众的需求,也减少了负面影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志愿服务发挥了“民心凝聚功能、民困帮扶功能、民生改善功能、民意疏导功能”,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增强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

3.国际软实力

伴随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次又一次大型盛会青年志愿者的盛情服务,不仅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也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友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志愿者:“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促进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相融,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13]。近十年来,青年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国际志愿服务,为中外文化交流、中西方社会融合做出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崛起,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崛起,再到进入21世纪的社会文化崛起,其中志愿者及其服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中国国际交往的新元素。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塑造国家新形象、营造国际新环境的过程,青年志愿者要主动承担重塑世界的责任、捍卫国家的责任、传播文化的责任、融合社群的责任、友善扶助的责任、环保生态的责任。同时,青年志愿者要培养开放、自信、尊重、宽容、友爱、共享的素质,还要养成从小追求到大志向、从小心眼到大胸怀、从小圈子到大社会、从小习俗到大文明、从小聪明到大智慧的国际素质。这样,青年志愿者在国际国内交往中,就能够赢得各国民众的理解和尊重,携手共建共享和平社会。

改革开放40年,志愿服务也成为改善民生、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规范化、项目化、岗位化、专业化、信息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北京和广东的志愿组织率先探索出岗位化服务机制,“固定岗位+流动志愿者”成为服务岗位水平与成效不断提升的有效保障。通过岗位化的机制,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项目化、信息化,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人群的需求,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为建设和谐幸福中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史稿(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269.

[2]张晓红,等.志愿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64.

[3]谭建光,周宏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袁媛,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0.

[5][6]卢雍政.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14.

[7]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1.

[8]谭建光.志愿中国:亲历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9]中宣部等八部委.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EB/OL].中国文明网,www.wenming.cn,2016-7-11.

[10]陆士桢.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7.

[11]习近平.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EB/OL].中国经济网,www.ce.cn,2017-02-22.

[12][美]马克·A.缪其克,等.志愿者[M].魏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07.

[13]习近平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4-07-16.

 

谭建光: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刊发于《中国青年研究》,引用请上中国知网下载原文。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