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里 密 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12条经验
谭建光
我在2021年撰写了《龙里为什么能》《荣成为什么能》《海淀为什么能》《博罗为什么能》等系列文章,整理和分析这些县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的举措,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为此,我也一直想继续调查研究,发掘新的经验。然而,今年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冲击,使得我的讲课、辅导、调查、交流行程频频受阻。最近,难得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再次到贵州省进行调查和辅导,借机第四次前往龙里县的镇村,与干部群众沟通,与志愿者骨干交流,希望探究如何深化拓展文明实践,解决各地区存在的“动力不强”“措施不多”等问题。虽然是行程匆匆、走马观花的考察交流,也积累了一些思考和观点。现将龙里县的探索创新经验归纳为“龙里密码”,特撰写出来,提供给各地区干部群众和志愿者骨干分享。
01 我的“半路被劫”与“自投罗网”故事
我以前的文章中写道,与龙里县的结缘是从“半路被劫”的故事开始的。2019年3月底,我到贵阳市,为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文明办举办的试点县区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讲课,课后原来是团省委同志陪我吃饭。但是,下午五点左右,我刚刚讲完课,就有一部车将我接走,直奔龙里。接我的同志说,县领导已经打电话给团省委,当天晚上不用安排我晚餐,要在龙里县讨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创新。从那时起,我就被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热情和执着而感动,除了每年来一次龙里调查辅导之外,还经常在网络上交流。今年因为疫情反反复复的影响,还担心不能成行。最近正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贵州省委宣传部邀请我在全省文明办主任培训班讲课,我就调整其他行程。提前一天半飞来贵州省,前往龙里县进行调查辅导。如果说上一次我是“半路被劫”,那么这一次我就是“自投罗网”,主动与龙里县联系和交流。那么,为什么龙里县这么有吸引力、这么有感染力呢?我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感觉龙里县文明实践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非常有热情、非常有冲劲,一定要将事情做扎实、做深入、做出成效,对党政中心工作有促进作用、对乡村社区群众生活有明显帮助。这恰恰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最需要,也最难做到的。因此,这两天虽然安排行程很紧、调查很忙,我却感觉非常充实、非常快乐。顺便说一句,这次贵州省志愿服务基金会的领导也一起调研、一起交流,非常认真和扎实,也探讨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路径。我们从一早以来就在车上聊,到了镇村与基层干部聊,深入寨子也看望一些群众并交流,晚上回来在会议桌座谈交流,在餐桌依然热烈交流。累却不觉得疲惫,累却不觉得乏味。大家都是一边沟通一边获得启发;一边交流一边产生很多想法,这就是“实践得真知”的快乐,也是“思想碰撞”的快乐,让我们对于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有更深入、更丰富的认识。这也是我乐意“自投罗网”,主动再到龙里县调查辅导、交流沟通的缘由。
02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要发扬“四不精神”
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入深化拓展阶段以后,出现困惑的县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原来的全国试点、省市试点县区,觉得做试点的时候还有争先恐后的动力和压力,现在全面铺开以后就动力不强了。一类是非试点的县区,对文明实践摸不着头脑,除了记住阵地建设的一些规范要求,宣讲宣传的一些主要内容,就缺乏深入和创新的思路。这两天我不论是在龙里县深入镇村调查,还是与文明实践工作人员交流,整理和概括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深化拓展阶段发扬“四不精神”,即不松懈、不畏难、不单干、不取巧。“不松懈” 就是不论是作为中宣部10个重点联系县区之一,还是作为第一批50个试点县区之一,或者作为第二批500个试点县区之一,以及现在作为深化拓展、全面铺开的县区之一,都丝毫没有“完成任务”的松懈情绪,而是时时刻刻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结合群众生活需要,思考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项相关工作。县里的宣传部长、常务副部长、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等,陪同我深入镇村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讨论和咨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何做到实处,如何让基层干部认同,如何让村居群众获得实惠。这种“毫不松懈、兢兢业业”的态度,是最让我敬佩的。“不畏难” 就是在深化拓展阶段普遍面临“容易搞的活动都搞了,容易做的工作都做了,搞下去就很多困难了”等问题;即在继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时候,遇到解决基层矛盾、协调群众利益等“啃硬骨头”的问题。龙里县的同志不回避问题,与镇村干部、志愿者骨干反复讨论,寻找方式方法,反复尝试实验,不断找到推进工作、惠及群众的新路子。“不单干” 就是宣传部、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的同志主动培养“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在主动配合县里中心工作,主动支持其他部门工作的基础上,作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成绩。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反复跟我说,“我们部门讨论工作的时候,一开始都不是具体讨论文明实践的一项项工作,而是讨论县委县政府重点关注的党建引领、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相关部门的工作,看看我们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为此,文明实践中心提出的议题,往往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办公会议上都受到高度重视,也获得其他部门分管领导的支持,容易形成决议,下发落实。“不取巧” 就是踏踏实实围绕全县工作发展、城乡群众需求策划和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项目,而不是“搞场面”“做样子”。龙里县的同志说,“要应付文明实践也不难,做几场宣讲宣传,搞几个下乡服务就可以了。但是这并非我们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本意,本意就是要引领和促进各项工作发展,落实各种群众实惠,在干出成绩的时候让群众感受党的关怀和帮助。”例如,当时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推进“擂台赛”,激励群众出工出力整治环境的时候,先后开了23次大小会议,但是有些群众“等靠要”“不出头”。镇村文明实践所、站的同志就耐心沟通,听群众想法、听群众需求,解答各种问题、解释各种道理。经过23次会议之后,终于让打朗寨的群众都想通了,愿意干,很快就出工出力整治成为干净美丽的寨子,并且现在带动各种产业发展、文化复兴,成为优秀寨子的代表。为此,县镇干部说如果投机取巧、急于求成,往往就留下很多“手尾”和“隐患”,成为日后爆发矛盾的原因;但是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工作、调动群众热情,就能够将文明实践和各项工作越做越好,多方获益。我感觉,龙里县深化拓展时发扬的“四不精神”,虽然说起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恰恰是推进文明实践制胜的法宝,值得各地区认真感悟和借鉴。
03 文明实践是思路,志愿服务是方法
这两年我与龙里县的干部群众讨论交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路径的时候,他们总是说“我们认为文明实践不是一项工作;而是一种思路方法,是新时代动员群众的思路方法。”我最初不太理解,通过深入镇村观摩和交流之后,我逐渐明白这是什么含义了。因为,如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当作“一项工作”来落实,就很容易变成“一项宣传工作”“一项文明工作”,变成宣传部或者文明办的工作内容而已。这就局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性作用、综合性作用的发挥。我与龙里县同志反复探讨之后,逐渐梳理出“文明实践是思路、志愿服务是方法”的结论。第一、文明实践是思路,就是在新思想引领下激励振奋精神、干事创业。不论是洗马镇想出“赛擂台”鼓励“村比村、户比户、人比人”,促进乡村治理和生产发展;还是龙里县拓展为“大比武”鼓励“比美丽乡村、比文明村镇、比产业兴旺”,促进乡镇竞赛和部门比拼。这些都是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落实到一个个部门、一个个村镇的工作之中,以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为衡量标准。第二、志愿服务是方法,就是在新风尚引领下激励群众参与、群众贡献。为了改变一段时期形成的“干部干、群众看”甚至“干部干、群众骂”的状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以及很多志愿者骨干不辞劳苦、不畏艰辛,反反复复深入乡村、社区,在与村民、居民促膝谈心、真诚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改善环境、营造氛围、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各种举措。这样,不论是山区农民,还是社区居民,都感觉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积极参与、积极贡献。三年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推动下,龙里县很多工作“奋勇争先”“一马当先”,就是得益于“文明实践是思路、志愿服务是方法”的推进路径,围绕方方面面的上级任务、群众需求,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04 值得思考的新时代龙里县“群众实践”
几年来,我在参与推动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培训、辅导、调查、交流的时候,最初关心的较多是“思想理论传播”“社会文明风尚”的内容,但是这次与龙里县反复讨论交流的时候,突然发现龙里县的“群众实践”非常重要,值得深入探讨。这让我想起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市观摩“社区干部学院”的时候,对“干而论道”的提法予以肯定,进行勉励。确实,过去很多事情因为“坐而论道”导致脱离实际、无法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宣讲、宣传、传播、普及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想到就干”“说了就干”“边想边干”“边说边干”。在其他地方一些干部纠结“文明实践是什么”的时候,龙里人没有犹豫、没有等待,而是按照对中央精神的领会,根据群众生活的需要,积极寻找切合地方实际的方式方法“先干后说”“干了再说”。所以,我逐渐领悟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践特质”非常重要,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从龙里人的做法看,“群众实践特征”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是 “在实践中思考”。由于文明实践是新事物,最初试点县区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干。当别的地区还在观望的时候,龙里人非常明确“边干边想”。所以,就有每周、每月的碰头会、“头脑风暴会”等等。不论是县委领导,部门领导,还是镇村干部、志愿者骨干,都在响应中央号召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干一下,有什么经验、遇到什么问题,就在“头脑风暴会”的时候提出来,大家一起商议解决问题、创新措施。我记得2019年3月份,龙里县拉我参加“头脑风暴会”的时候,县领导“一股脑儿”提出十几个问题,从“德行龙里”如何与文明实践结合,“萤火虫”怎么减弱行政化色彩凸显社会化志愿服务,山村村民热情激发之后可以引导做什么等等等等。我尽量回应,大家讨论非常热烈,带着实践经验讨论,带着现实问题讨论,就能够更有启迪和收获。 二是 在实践中创造。文明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难以照搬照套。为此,龙里县就发扬“敢想敢干”的精神,干出名堂、干出经验。三是在实践中发展。龙里县宣传部、文明办的同志,以及其他部门的干部、镇村干部,都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文明实践有用”“文明实践很好”。我最初没有特别思考这些话的含义。经过多次深入龙里县及镇村调查,发现就是在文明实践的不断摸索、不断推进中,很多农村的群众态度改变了,乡村环境变化了、新兴产业出现了、群众生活改善了。这些不知不觉、悄然发生的变化,都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普及有密切关系。四是在实践中激励。正是由于县镇村的干部群众都热心投身“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志愿服务”“大比武乡村振兴”等行动,做出了成绩,造福了群众,就得到多方面的激励。如各镇的宣传委员都很快得到提拔重用,很多群众积极分子也成为志愿者骨干。这样,积极参与文明实践的干部和志愿者获得激励,也带动更多的乡村社区群众参与进来、比学赶帮超。
05 “山歌伴飞新思想”不断丰富的五步曲
我曾经也有过误解,以为龙里县的“山歌伴飞”“萤火虫”“大比武”是接替出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为是先做“山歌伴飞”,后做“萤火虫”、再做“大比武”。然而,几次调查和辅导过程中,龙里县的同志都告诉我,“不是相互这样接替的,而是每个项目都是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延续至今的”。这样就让我意识到不能简单下结论,而是应该深入观察和分析这些特色项目。如“山歌伴飞新思想”的项目,我原以为就是文明实践试点初期的宣传宣讲等等,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它不断丰富、不断拓展,至今已经形成“五步曲”。 一是 传诵学习金句。从2018年开始,龙里县就发动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志愿者,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切合群众的喜好和需求,将学习金句、习语润心、核心价值观、志愿精神等等,谱写成各个民族的山歌,引导和激励山村群众传唱,逐渐了解、逐渐领会。 二是 演绎党的政策。龙里县将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党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措施,用山歌形式传播和推广,收到很好的效果。我曾经听到一首传唱农村中小学生入学读书优惠政策的山歌,从农民子女读书免费,到少数民族子女享受哪些优惠,再到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哪些补贴,以及遇到困难申请哪些补助等等,非常细致、非常清晰。这样,党的惠民政策就深入人心、发挥作用。 介绍惠民工作。2020年以来,龙里县拓展“山歌伴飞”传唱的领域,鼓励县直机关各个部门参加“山歌伴飞新思想”的擂台赛,将各部门在新思想引领下开展的各项富民惠民工作举措,一条一条唱出来、一点一点说出来。这样,通过党政部门将工作内容以山歌形式传播到村村寨寨,群众就知道办什么事找什么部门,有什么想法找什么部门,可以获得那些帮助。 四是 倾诉百姓心声。乡村社区兴起“山歌伴飞新思想”热潮之后,就出现一些热心群众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编入山歌之中,勇敢表达出来,体现了少数民族村寨群众追逐“中国梦”“乡村梦”“富裕梦”的心愿。龙里县文明实践中心发现群众的这些做法之后,热情鼓励、积极引导,激发群众参与“山歌伴飞新思想”的更大积极性。五是展现奋斗业绩。尤其是将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生态环保等做得好的村寨、变化大的农户,将故事说出来,将欢欣唱出来。这样,“山歌伴飞新思想”既有引领作用,也非常贴近群众越来越有影响力、越来越有生命力。
06 “群众内生动力”和“一起创未来”
我在与龙里县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交流时,经常听到“群众内生动力”的词语。这个似乎应该是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现在的理论界没能提出很有启发的观点。但是,在龙里县文明实践的探索中,却成为各级干部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内容。我暂且不进行理论分析,先讲一讲考察“龙里县科创中心”的感悟和启迪。这次调查,县委宣传部领导竭力推荐我们考察“科创中心”。最初我是没有太在意的,因为我到过北京市海淀区调查辅导、到过深圳市南山区调查辅导,对于高新技术园、科创园区、科创中心有很多的考察观摩。然而,那一天在龙里县科创中心的时候,有一个环节让我非常震撼、恍然大悟。前面的参观考察、讲解员介绍,部分新兴设备体验等等,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确实与其他地方类似。但是,最后一个环节“飞船游龙里”就特别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们每两个人坐在一排座位上,双手扶着护栏。观影开始之后,座位就像飞船一样“冲出去、飘起来”,伴随全幕影片中的各个文旅、游览景点出现,我们就身临其境、感触美丽。花草、鸟虫、民俗、索道、瀑布、乡村景色、村民生活、城镇景观、创新图景等等,就像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引起许多思绪和感怀。这种“飞船”的游历过程,让每一个观影者都渴望亲身游览和体验龙里县的各个景点、各个村寨。我到了许多的地方出差、考察,像这样有震撼的“飞船游龙里”,还是第一次,印象很深刻。文明实践中心的同志告诉我,这个科创中心是对外开放的,鼓励居民、村民预约前来参观和体验。尤其是在乡村社区关爱和服务中做出贡献的优秀志愿者,包括乡村大叔、社区大妈,都会奖励他们,组织前来游览和体验。听着龙里县同志的介绍,我想起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我想,转而用在龙里的文明实践,就是运用多种方式激发乡村社区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励群众创造各种各样的新生活,从而真正激发内生动力,“一起创未来”,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幸福生活。
07 山沟沟如何才能飞出“金凤凰”
刚到贵州省的那天傍晚,在贵阳机场一下飞机,龙里县的同志就接我们到龙山镇余下村朵花乡。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沟沟里的村庄”,四面高山环绕,中间一条蜿蜒的河流。河的两旁几百年来陆陆续续建起房屋居住村民。我们在调研、考察的时候,有三个细节印象深刻。 一是 刚刚走进村庄的时候,看到有几户村民门口的牌匾写着“户内厕所对外开放”。这就让我对村寨的群众产生更好的印象。 二是 沿着新修建的乡村旅游景点考察的时候,遇到的村民主动微笑,打个招呼,相互之间礼貌让道。 三是 观摩余下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是一家人将旧房子出让给村委会的,仅仅是收了一点点象征性的租金。这家人不仅把房子让出来,而且还与其他村民一起将很多旧物品、旧照片等等提供给实践站。陪同我们调研考察的镇委书记、副书记介绍,这里因为处于“山沟沟里”,几百年来居住的几个不同民族的村民,特别封闭和戒备。以前尤其不欢迎外来人员,认为外来人员是“抢风水”“抢资源”的。这几年,在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的“大比武”“擂台赛”影响下,余下村的村民逐渐热情起来,积极参与建设“美丽河岸”“乡村游览”的活动,“出工出力、出地出物”。这个乡村旅游、民俗、农家乐等综合建设,如果是征地拆迁、雇工修建,需要超过千万元的资金;然而,在村民让出土地、捐献人力的前提下,仅仅用一些奖补资金就建成了。与此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在余下村形成风尚,志愿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待外人、游人、宿营者的友善、友好,营造良好的乡村氛围。在朵花乡考察交流的时候,我想起了熟悉的“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过去说“飞出金凤凰”是村民的孩子考上大学等等,现在的“飞出金凤凰”就是将封闭的山区农村对外开放、建设发展,创造乡村旅游、产品外销的新路子,让村民们在“山沟沟”的发展变化中获得实惠、获得收益,也让穷乡僻壤的山村美丽起来、富裕起来。这就是余下村朵花乡带给我们的启示。
08 村里人“共享土地”与“喝杯茶才走嘛”
在三道村调研的时候,我们听说了“共享土地”和“大叔茶树”的故事。这里原来比较偏僻,每家每户的门前后院都有一些撂荒的土地,或者种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或者堆放杂物,村容村貌就非常不整洁、不美观。近年来,在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热潮兴起的时候,村民受到“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志愿服务”“大比武美丽乡村”等影响,也主动要求改善村庄环境、建设村庄文明。我们考察的时候,发现很多村民的门前院后土地连成一片,建设成为小公园、小花园、绿荫园、童趣园等等。并且,小花园还竖立了“门前花园管护机制”的牌匾,引导管护人员修剪花草、整理园林,具体列出了“管护人”的村民名字和联系电话,便于全村人知晓,做好了点赞表扬,做不好督促改进。村书记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有一户老农民,后院杂草丛中种了几棵茶树,最初不愿意进行共享。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看到其他共享的小花园、小公园都从“脏乱差”变成美丽大方,不仅村民休闲娱乐,也吸引城里人游览观光。这样,老农民也到村委会提出将家庭后院土地拿出来“共享”,并且自己先将一颗挡路的茶树砍了,便于共享花园修建更加便捷整洁。我们考察老农民家里后院与其他村民土地连成的“共享花园”,有花有草、有景有路,同时中间的几棵老茶树也非常别致,景观很美。当我们考察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一位老村民远远站着,面向我们在微笑。村书记介绍,“那位就是将有茶树的后院共享出来的村民。”我专门走过去感谢他,并且与他一起照相,为他的友善奉献点赞。他非常憨厚,非常朴实,笑笑地说“喝口茶再走嘛,喝杯茶再走嘛”。因为我们要赶去下一个村庄调研,就匆匆离开。经过其他几家村民门口的时候,他们也说“喝口茶再走嘛,进来喝口茶嘛”。我们虽然时间紧张无法停留喝茶,但是对于三道村村民的热情、友好印象深刻。村书记告诉我们,原来询问村民为什么叫三道村,村民只是说“前面有两条道,我们是第三条道,就叫三道村了”。后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风尚大改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生活红火之后,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村民就将三道村的涵义解释为“公道、厚道、孝道”,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也体现了村庄新兴风尚。
09 从“乐积赞”到“赋分争优”的创新
在冠山街道五新村的老人服务中心,我看到村民和老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录、回馈激励新词语“乐积攒”。因为,在很多地区,这种激励往往是“时间银行”“公益银行”“志愿银行”等等,为什么这里叫“乐积攒”呢。村书记告诉我,因为这里参加服务和享受服务的都是老人为主体,祖祖辈辈在农村的老人,没有太多的文化和见识,跟他们说“时间银行、志愿银行”等,他们很难懂,但是换一些乡间习俗的语言,就很容易懂了。村里老人总是说“积福、惜福”,将志愿银行的做法说成是“乐积攒、乐积福”,老人就特别愿意参与。并且,我们看到墙上挂着很多红色的“小福袋”,每个上面有一个村民的名字。打开小福袋,里面装着很多小小的“点赞大拇指”,有些村民做好事多,“大拇指”就多一些;有些村民做好事少,“大拇指”就少一些。村书记告诉我们,定期根据这些点赞的“大拇指”多少,为村民进行表彰奖励。我感觉这真正是贴近群众需求、符合群众兴趣的志愿服务回馈激励。在洗马镇的羊昌村,我们又看到不同的激励方式“赋分争优”。具体就是每一年为村民设定1000分的基本分,做了好事的就不断向上增加积分;有损公利己、损人利己行为的就向下扣分。同时,村民小组、联户、网格发动群众评议,获得群众好评的加分,受到监督批评的减分。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做起来“扎扎实实”的赋分争优激励,让村村寨寨的群众都乐于干好农活、搞好卫生、帮助他人、邻里和睦,让羊昌村的文明风尚获得明显的改善。我后来了解到,这就是龙里县宣传部、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的同志,深入乡镇、村寨督促之后,想出了“赋分争优”这个词。“赋分”就是给予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1000分”基本分,让大家都珍惜自己的基本分,并且不断增加积分。“争优”就是鼓励村民通过支持村庄建设和发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加积分,争当优秀、获得奖励。由此可见,每个地方、每个村庄,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都可以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创新。龙里县推行“时间银行”“志愿银行”的时候,根据乡镇和村庄特点探索“赋分争优”“乐积攒”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值得关注和重视。
10 从“村民抖音”到“苗寨志愿者学院”
在龙里县的山区农村,我对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的印象很深、感情也很深。这一次,因为急着赶回贵阳市为全省文明办主任培训班讲课,就无法再次去打朗寨探访和交流。我交代副总干事黄咏霓和项目主管张苏娜,一定要进去打朗寨,一定会有特别的感受。我四次到龙里县,四次都到了洗马镇,第一次主要是考察哪旁社区等,第二次考察了很多村寨也包括打朗寨,第三次重点考察羊昌村和平坡村打朗寨,第四次主要考察羊昌村。我是先听说了打朗寨的故事,后来看了打朗寨的“农民抖音”视频,对那里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段时间,因为这里特别偏僻,特别贫穷,人们就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尤其是在扶贫过程中习惯于向上伸手,很少自己努力奋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掀起了“赛擂台”“大比武”的热潮,但是镇村干部来这里做动员工作,开了大大小小23次会议,还是没有发动起来。然而,一次村民的闲聊交流中,感觉别的村都“赛擂台”有面子了,本寨子不搞环境治理“太丢面子了”。于是,寨子群众邀请镇村干部再来发动和布置,轰轰烈烈干起来,很快就将“晴天堆满垃圾、雨天满地污水”的“垃圾坑”清理完毕,改造成为美丽大方的村民广场。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傍晚,苗族群众端着装满甜酒的碗,敬我喝酒。第二次去的时候据说“顺应时代、讲究文明”了,碗里敬我喝的是甜茶。在村寨考察观摩的时候,虽然是深山里面,不算富裕,但是不论是村民的院子、围墙,还是村庄的小路、田边,都非常整洁美观,还有各种民族特色的墙绘,既夸张又迷人。其中,三位大妈和一位大叔合作演出的“农民抖音”“苗寨说唱”或者说是“四人rap”特别受欢迎、特别影响大,成为闻名贵州、传向全国的“村民网红”。从最初的说唱文明实践,到说唱乡村振兴,说唱苗族手工艺,说唱村寨产品,说唱苗寨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活泼,传播特别广。这一次,我到龙里县考察,其中一个思考就是建议在这个“最偏远”的打朗寨建设一个“苗寨志愿者学院”。这是一个“不用赶来上课”的志愿者学院,这是一个“不是坐着听课”的志愿者学院。我想,全国的国家、省、市、县各级志愿者学院大同小异,都是培训上课。然而,镇街和村居缺乏志愿者培训场所和设施,需要探索创新不同的方式方法。我考虑将我们专家学者的培训授课素材,以及志愿者骨干的服务经验素材,汇总到打朗寨的“苗寨志愿者学院”,由龙里县和洗马镇的志愿者与打朗寨的热心群众合作,整理出系列的“农村志愿抖音”“农民志愿rap”,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播志愿服务知识与技巧。这次,我交代副总干事黄咏霓等,配合当地干部群众,整理出《龙里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00条》,找出一个个方法、列出一条条技巧;到时候,打朗寨和其他村寨的农民志愿者,就可以用抖音、说唱的方式将这些通俗易懂的技巧、故事传播出去、扩大影响。我自告奋勇可以当这个“苗寨志愿者学院”的名誉院长,为面向乡村社区传播志愿服务做一点点贡献。
11 “洋洋得意”和“正在发愁”的村书记
这次调查辅导中,有两个村书记给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冠山街道五新村的余红霞书记,一个是醒狮镇谷新村的李建文书记,我分别概括为“洋洋得意”和“正在发愁”的村书记。 一是 “洋洋得意”的余红霞书记。因为,她在介绍村里工作取得成效、村民获得实惠时,越讲越高兴、越讲越自豪。如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发动和吸引,村里建立邻里协调和环境保护的志愿服务队伍,对于自觉遵守生态环保要求的村民予以表彰激励,对于违反规定的村民合议之后进行处罚。因为是村民自主管理、自主协调,大家都接受奖罚结果,收到良好的成效。另外,余红霞书记发现原来通知村民到村委会领取志愿服务奖品、礼品的做法效果不佳,想起来村民最喜欢的就是“走街串巷的小货郎”。为此,专门设计了一部流动的“乡村大篷车”,用来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奖励活动。按照全村12个村民小组的顺序,每天将流动“奖品大篷车”开到一个村民小组,用大喇叭呼唤,“谁谁谁做了好事,现在过来领奖品。”全体村民都关注、都赞赏、都羡慕。据说有些村民询问为什么我没有奖励和奖品,一了解发现是自己没有交养老保险,没有做好环境整治,没有处理好婆媳关系等等。这些家庭和村民就尽快改正,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不仅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村委会的各项工作也很好开展了。我就夸奖余红霞说,“你就是因为工作做得好而洋洋得意的村书记。值得点赞。” 二是 “正在发愁”的李建文书记。他其实在这几年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所在的谷新村党支部也受到各级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的多次表扬。李建文曾经外出务工和创业,是被组织部门动员回到最偏远的谷新村做党支部书记。当时,村庄经济落后、环境脏乱差,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在李建文的带领下,党员率先行动,并逐渐感染和带动村民建立“感党恩”志愿服务队、“淳民风”志愿服务队、“和事佬”志愿服务队、“家乡美”志愿服务队,从被动到主动、从观望到积极,逐渐改变村庄的脏乱差面貌,成为干净美观的布依族山村。我四次到龙里县,每次都见到李建文书记,进行深入交流。这次,我虽然没有时间前往谷新村,但是约了李建文书记来到县里面一起交流。他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忧愁。一是深山里的布依族群众,虽然从“等靠要”转变为愿意参加村党组织、村委会的活动,但是总是“叫一声动一下”“布置什么做什么”,缺乏创造性和活跃性。二是由于谷新村处于深山里边,交通不便。新时代文明实践调动群众积极性之后,热情激发出来了,但是产业发展不顺利、乡村振兴效果不明显。李建文书记的“正在发愁”说明,农村工作也好,文明实践也好,并非“一抓就灵”“一劳永逸”的。随着村庄的发展变化,也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烦恼。农村党组织的工作要敢于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农村文明实践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我现场就帮助李建文书记“排解忧愁”。一是安排黄咏霓副总干事等到谷新村深入调查,发掘四五个村民的案例,包括布依族老人和妇女参与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的案例,撰写《布依族山村文明实践的“五朵金花”》进行宣传推广,激励谷新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打电话给社志会常务副会长胡东辉,向李建文传授联系乡贤力量发展农村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经验,为谷新村提供参考。我专门介绍“洋洋得意”和“正在发愁”的村书记,就是想要反映山区农村的真实情况,既有做好工作而开心自豪的村书记,也有不断深入发现问题有所忧虑的村书记,这都是中国新时代的好干部、好党员。
12 我们愿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次的调查文章,我回应全国各地关于“如何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问题,介绍了龙里县创新性的思路与做法。我没有提炼成为“高深”的理论观点,也没有阐述“深奥”的玄机奥妙,而是希望用“大实话”“大白话”讲龙里县干部群众、志愿者骨干的想法和做法。因为,我本人就是在每一次与县干部、镇干部、村书记、村民小组长的交流中受到感触、获得启迪。尤其是我到了很多村庄、寨子的时候,看到老百姓的热情和开心,看到乡村环境的变化和美丽,感到由衷的高兴。所以,我感觉要为他们写文章,要为他们“鼓与呼”,要总结和提炼这些干部群众、志愿者骨干的用心探索、执着创造,为全国其他县区提供参考、提供借鉴。我也退休了,更加没有“写论文”“评职称”“争优秀”等压力,更加可以顺从自己的心愿“做点有益的事情”“做点有趣的事情”。经常能够深入龙里县、荣成市等干部群众创新创造的地方,经常能够将乡村社区的创新创造整理出来、传播出去,也是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的社会贡献。为此,我们愿意响应党的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次到贵州省龙里县的调查辅导,与其说是对县镇工作的专业指导,不如说是我们专业工作者的一次感悟和体验,真正领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路径,真正探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感谢龙里县的探索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实践范例;感谢镇村的干部群众,为我们提供了排解疑惑的素材;感谢朴实的乡村志愿者,为我们提供了富有生机活力的案例。我们希望在龙里等地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整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经验,不断探寻激励乡村社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创造美化生活的路径。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中,贵州省龙里县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不等待观望,而是配合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针对村村寨寨群众的迫切需求,将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与激发创造活力、共创美好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因此,龙里县创造出“山歌伴飞新思想”“萤火虫志愿服务”“大比武乡村振兴”等特色经验做法,而且不断深化、不断丰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介绍一些龙里成功的“密码”,提供给各地区的干部群众、志愿者骨干分享交流,期待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我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到龙里等县区继续调查,揭示更多的“密码”和“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