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珠江特色”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

摘 要: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形成“北方范式”与“南方范式”。北方以北京市志愿服务的统筹推动为主要特色, 南方以广东省志愿服务的灵活探索为主要特色。为此,需要对南方领域最先诞生志愿服务、最早探索公益创新的“珠江特色” 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珠江特色”具有独特的体系,即敢为人先的价值体系,一体多元的组织体系,灵活创新的项目体系, 社会聚合的保障体系等等。同时,“珠江特色”的双构建值得重视:“双源泉”是中华源泉与海外源泉、“双模式”是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双力量”是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双专业”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双资源”是财政支持与社会资助、“双功能”是主流推广与小众维护等等。这样,“珠江模式”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国际国内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志愿服务 珠江三角洲 公众参与 探索 创新 


当代中国志愿服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贺信中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此,我们既要分析和研究全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也要分析和研究不同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历程,探寻具有启迪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提供交流分享、参考借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也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其发展路径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依据多年来深入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志愿服务调查和辅导掌握的资料,作出初步探讨,提供讨论交流。 


一、研究说明

关于中国志愿服务起源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伴随思考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就不断形成新的认识、新的观点。《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明确提出,“志愿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志愿服务活动在现代中国蓬勃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范畴,即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发展视野下的区域特色。当代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起源,受到改革开放不同环境影响。社会文化不同因素影响,出现“北方” 和“南方”两个源头。“北方源头”是 1983 年北京大栅栏“综合包户”志愿服务,1989年天津朝阳社区志 愿服务队。“南方源头”是1987年广州志愿热线,1990年深圳注册社团义工联。我们课题组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接触志愿组织和志愿者,1995 年开始志愿服务研究,就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与价值。本文着重对“南方源头”的“珠江特色”志愿服务进行梳理和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也存在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不仅仅需要实践的探索创新,也需要 从理论上探索创新。陆士桢教授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概论》中提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 无偿性、公益性、制度化组织性四大特征。”[3]并且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探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具有 指导作用。我们发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也是由不同区域的志愿服务组成,探讨一些典型区域的志愿 服务特色,有利于提炼和丰富“中国特色”的内涵。北京奥运会之后,率先提出并研究志愿服务的“北京 模式”的陆士桢、张晓红、郭新保在《北京志愿服务模式研究》一书提出,“本书中的北京志愿服务模式 研究及案例均来自现实生活。……最终选取发起主体、筹资方式、组织管理、服务形式、价值取向等五个 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提炼出不同模式。”与此同时,广东省也有学者开始探索“珠江模式。”本文作者在 《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一书中提出,“志愿服务珠江模式是以助人自助为理念,以公民参与为途径, 以多元融合为特色,以灵活创新为持续生命力的义务性社会服务模式。”

此外,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学 者对于长江流域志愿服务特色有不同的概括;重庆、四川等地学者对于西南地区志愿服务特色有分析;黑 龙江、辽宁、吉林等地学者对东北特色志愿服务有探讨。这样,通过对于不同地区志愿服务的比较研究, 探寻各地特色并提炼共同特征,就有利于中国志愿服务特色理论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笔者曾经提出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南北特色”即“继承与创新的发展---以北京为代表的‘北 方学派’”和“引进与融合的发展特色---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学派’”,并且用较长时间跟踪和积累“南 方学派”志愿服务研究的资料。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发展特色的分析,这里我想重点探讨两个 问题[7]:第一、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是否具有特殊性?第二、如果具有特殊性,珠三角的做 法和经验是否具有推广价值?限于篇幅,对于志愿服务“珠江特色”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历史文化原因、 民俗生活原因,需要做深入细致的探讨,我们将另外撰写相关文章进行讨论。 


二、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的“珠江特色”

伴随中国志愿服务的实践发展,构建志愿服务体系成为时代的要求。根据陆士桢教授等提出以发起主 体、筹资方式、组织管理、服务形式、价值取向等作为探讨北京志愿服务体系与模式的主要元素,结合珠 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价值体系、组织体系、项目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 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探寻“珠江特色”的核心内涵。 

(一)价值体系——敢为人先

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在社会价值层面,最核心的是遵循党的宗旨、遵循核心价值观、遵 循中华优秀文化,并且传承“学雷锋、做好事”以及“友善互助”、“乐于助人”等社会风尚。同时,作为 处于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前沿的志愿服务发展,也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念元素,最突出的就是“敢为人先、 先行一步、先行先试”的价值追求。在珠江三角洲,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受到改革开放先行的影响,敢闯敢 干、想闯想干就成为其思想价值的认同。“敢为人先”就是利用率先改革、率先开放,接触海外及港澳信 息较多的机会主动接触和尝试,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对于“义工”的新现象就是通过外国、港澳有所了解、期盼参与。“先行一步”就是在最初接触新事物、新思潮的时候,就主动消除顾虑,大胆探 索,如率先注册成立志愿服务社团等等。“先行先试”就是对于一些缺乏先例、无法证实的做法,他们敢 于“做了再说”、“先做后说”,包括率先认定“五星级”志愿者,率先举办志愿服务交流会等等。如广州 市从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前往外国及港澳探亲访友,听闻和了解义务工作(志愿服务)的新生事物,就积极吸收、大胆尝试,“培育了以‘人文、公益、励志、乐群’为特征的志愿文化,不断发展成为社会化、 全民性、开放型的现代志愿事业。”

调查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者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引导的同时,也融入“敢为人先、先行一步、先行先试”的特色价值观元素,不仅仅活跃本地区的志愿服 务,也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深入探究,志愿服务“珠江特色”中“敢为人先”的元素,也来源 于区域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由于区域岭南沿海,广东人大多数是“中原南迁”人的后代,即由于战乱或者 其他原因迁徙到“南蛮之地”,开垦荒地、出海捕鱼,建立适合海边的生活,也就做了很多在中原没有尝 试的事情,做了很多先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种精神和心态延续下来,就有“海上丝绸之路”、“通商港口”、 “开风气之先”等现象,使得“敢为人先”的价值观念代代相传,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珠江特色”的一种基础。 

(二)组织体系——一体多元

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最先不是从南方(广东)开始,而是从安徽小岗村等率先开始,但是很快就引发南方的改革浪潮,特别是广州的个体私营经济和深圳的外资合作经济成为推动进一步改革的巨大动力。同样,当代中国的志愿服务有北京市大栅栏街道1983年的“综合包户”、天津市朝阳里“社区志愿组织”;随后出现正式注册成立的“深圳义工联”拉开依法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序幕,带动“爱心奉献、助人自助”志愿服务文化的热潮。1990年6月6日,“‘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全国第一个义务工作(志愿者)社团诞生。46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义工欢聚一堂,听取了义工联工作报告,通过了义工联章程,竞选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8]

调查发现,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等地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之所以引起国内的关注和重视,就是由于这些地区自觉或不自觉探索区别与内地的组织发展特色,即不是“一体单元”的组织发展,而是“一体多元”的组织发展。所谓“一体单元”的志愿服务 组织发展,就是“从上到下”基本一致的组织模式,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后,各省市县都成立相应的组织;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之后,各省市县也成立相应的组织。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按照要求成立 了省市县相应的志愿服务组织,与此同时也鼓励成立其他社会化、民间性的志愿服务组织。例如,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志愿服务总队”就是1995年成立的一支队伍,如今发展成为拥有10多万人的志愿团队。在继续接受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领导的同时,“启智队”的志愿者也分别注册“启智”社工中心、“齐志”社工中心以及各类不同名称的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中心以及挂靠其他社团的志愿服务队伍等40多个。这些独立注册或备案、自主发展与壮大的社工机构、志愿组织,在总方向、总方针上遵循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要求,但是在社团宗旨、服务取向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一体多元”,通常理解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志愿组织灵 活多样发展,实现“一体多元、多元共治”;二是在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统筹下,各类社会 化志愿组织自主发展、相互合作,实现共建共享。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这种“一体多元”的组织体系,也 是受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多元形态的影响。即率先出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经济、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等“五个轮子一起转”,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公益志愿服务的多元探索提供社会经济 基础。近年来,我们围绕“多元如何不混乱、共治如何不冲突”的问题,深入调查了解志愿组织“一体多 元”发展状况,发现大量社会化、民间性志愿组织在不断探索创新的时候,都会自觉主动了解党的方针政 策,自觉主动遵循志愿者联合会等的指导意见,就有利于发展过程中“有自主、不偏离”、“有创新、不出格”,积极促进珠三角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 

(三)项目体系——灵活创新

珠江三角洲在市场营销、市场竞争中的创新活跃意识,影响者志愿者及志愿服务项目的灵活发展。早期的项目存在“散、弱、小”的状况,需要通过专业支持和资源支持,促进发展壮大、提升效果。相比之下,在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的发展中,上海、浙江、江苏是较早探索“项目化”运作的地区。21世纪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等都派人到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学习经验。后来,广州、佛山、中山等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机制,在借鉴港澳经验和华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形成活跃的局面。佛山市早在2005年考察学习华东经验之后,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获得150万专项资金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竞投”,支持面向社区、农村的民生服务项目。这种探索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专题调研,总结经验上报。随后,珠江三角洲各市县都借鉴佛山的做法,探索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评审、项目比赛、项目创投等等。

在这些不同尝试的基础上,广州市以亚运会志愿服务为契机,创造了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项目大赛的做法。“首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于2011年12月4日在广州创意园举行,来自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高校志愿服务团体、企业志愿服务队等121 个参展机构的204个参展志愿服务项目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竞相向各方宾客展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现场参展机构全部赢得热心企业、公益基金的爱心资助,资助金额达975万元,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吻合比例达80%以上,超过90%的项目是常态化的项目,而不是一次性的活动。”[9]后来,广州志交会逐渐获得全国的推广,在2014年升格为国家级的中国志愿服务交流会暨项目大赛。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的竞赛交流,汇聚资源、汇聚力量,成为推动事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途径。据我们调查了解志交会暨项目大赛的起源,并不是有规划、有步骤的安排,而是在广州亚运会启发之下,志愿者灵活创新的举措。我们发现,志愿服务的项目创新是一个重要抓手,逐渐实现“项目--组织--体系”的构建,即通过支持适应民生改善需求志 愿服务项目策划与实施,带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和人才成长,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社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四)保障体系——社会聚合

珠江三角洲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化服务力量活跃的地区,政府与社会共同构建志愿服务发展 的保障机制。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县,最初发展志愿服务的时候,大多数是共青团组织支持或者 社区机构支持,社会热心人士自主建立社团、开展服务。深圳市从1989年建立“义工热线”,1990年注册“义工联”,一直到1994年都是依靠团委支持、自筹经费,开展爱心服务。1994年时任市委书记厉有为到义工联“现场办工”之后,才转变为政府提供两个编制、每年20万元工作经费(1996年增加为四个编制、每年40万元)。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中非常特殊的政府支持保障,其他地区仍然长期是团委支持、志愿组织自筹经费服务。

2006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调研中,省委政研室、团广东省委递交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批示,提出“修订法规、出台政策、成立联合会、建立基金会、开展省级表彰、做好媒 体宣传”等六个方面的工作。2007年7月“我国首个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近日在广东成立,首批由该省青年企业家捐赠的3000万元善款已作为创始资金注入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发展基金由团广东省委 倡导,省青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省青企协、省青商会、省青科协等共同发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担任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在社会筹资的同时,经过省政府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省财政每年注入500万元到“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构建了“财政支持与社会资助”相结合的资源保障机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市县参照省里的做法,陆续成立志愿者事业基金会或者专项基金,为志 愿组织和志愿服务提供保障。随后,为了进一步构建法律、政策、资源、措施等综合性的保障机制,“2011 年,深圳市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设“志愿者之城”的意见》(深发【2011】24 号),规划用五年时间建设‘志愿者之城’。”这样,以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深圳市‘志愿者之城’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推动各区建立“‘志愿者之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政策文件、制定评估标准,要求 从志愿服务工作者配置、志愿服务事业资金保障、志愿服务场所和资源支持等提出一系列的要求。随后,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等都提出“志愿者之城”建设目标,制定政策措施。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 探索创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构建逐渐健全的保障体系。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的“双构建”

课题组在深入珠江三角洲地区调查分析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时发现,“双”字成为特别值得专注的词 汇。这是地理环境和群体心态影响下的志愿服务发展特点。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成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 沿海地带和开放前沿,又率先吸收和借鉴外国经验、港澳经验,在经济发展和志愿服务中不断融合,形成 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元素。这样的“双向影响”、“双向吸收”、“双重构建”、“双重发展”就使得珠江三角 洲地区作为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试验田”和“转化器”,不断吸收和尝试外来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元 素,经过消化与融合,提供各省市参考借鉴。

(一)“双源泉”:中华源泉与海外源泉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扮演“急先锋”和“桥头堡”的角色,志愿服务发展也探索中外交流融合的路径。课题组曾经对广州最早(1987年)创办“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的骨干,以 及深圳最早(1990年)创办“义工联”社团的骨干进行访问调查,他们都提到“双源泉”的特点。一方面,率先探索发展志愿服务的青年,大多数是年轻党员或共青团员,对于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情冷漠”、“利益计较”有担心和忧虑,希望重新寻找“学雷锋、做好事”的温暖;另一方面,这些志愿者骨干从电视广播中了解香港义务工作,或者探亲访友到香港观摩义务工作,感觉值得学习借鉴。与此同时,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基督教青年会、路德基金会等义工前来广东服务和交流,也带来现代志愿服务的理念与文化。这样,珠三角率先诞生志愿服务的时候,就有内地的“学雷锋”源泉和境外的“助人自助”源泉。

《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中指出,“广东省诞生第一条青年志愿服务热线和第一个青年志愿服务社团的事实表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中外交流沟通机会的增多对于促进公益事业、社会服务的转型具有积极的作用。”当时,珠江三角洲特别是深圳市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引起共青团中央的关注和重视,从1990年到1993年之间,先后派三个调查组织前来收集资料、进行访谈,撰写调查报告提交团中央书记处审议,对于推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们跟踪了解“双源泉”志愿服务发展进程的 时候发现,“主流价值”源泉的影响和“境外时尚”影响具有此起彼伏的关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初期,“雷锋精神”主要发挥支撑的作用,具体经验和做法更多是吸收和学习外国及港澳的元素。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发展到新的阶段,伴随内地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以及通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志愿服务的锻炼,还有社区与农村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就越来越注重借鉴内 地省市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区的持续经验。“双源泉”中的内地 元素影响越来越大,发挥的积极通越来越明显。 

(二)“双模式”: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最先流行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模式的地区。其实,在英文原文是一个词Volunteer service,到了华语的语境之中,出现不同的翻译。台湾地区较多翻译为“志工”,香港地区较多翻译为“义工”,内地省市较多翻译为“志愿者”。“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的市县分别接受‘志愿服务’ 或‘义务工作’的提法后,就从概念理解的分歧到出现了工作思维差异、服务行为差异。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如果不是简单用是非对错进行衡量,而是关注不同模式的特色,就会发现这种分歧、分化带来的意义是深远的。”例如,深圳市团委支持和推动的义工联,采用“义工”的称谓;民政部门推动的社区志愿服务,有些就采用“志愿者”的称谓。再如,广州市团委支持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采用“志愿者”的称谓;民政部门推动的社区志愿服务,最初就采用“义工”的称谓,并成立“义工联”(一直到 2019年更名为“广州市志愿者协会”)。

课题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调查的时候,各市县阐述采用“志愿者”或“义工” 称谓的理由多种多样,大体上来说,采用“志愿者”称谓的除了强调无偿奉献之外,就特别强调“志向” 即推动社会进步、帮助他人改善的愿望;采用“义工”称谓的也强调无偿奉献,同时特别强调“义务性”、“自愿性”等等。此外,在组织运行和项目发展上,“志愿服务”模式较多强调统一管理、规范发展,“义务工作”模式较多强调自发自主、灵活适应。因此,“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等“双模式”的并存,恰恰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活跃,敢于在大方向、大原则正确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理念和选择。如今,“双模式”之间的争执越来越少,互补与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如“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志愿者)”,“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联)”等,在坚持一种理念的同时,也吸收和融合另外的理念,而不是排斥、冲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发展不同模式互动影响的特点。

(三)“双力量”: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

作为沿海地带和开放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都发挥极大的作用。一方面,改革开放促使党政部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统筹领导方式,从提出“小政府、大社会” 到提出“好政府、强社会”;从不断探索党政部门职能改革到探索推进“枢纽型组织”、“行业性组织”、“支持性组织”的社会力量发展。这些改革和创新,对于志愿服务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课题组调查了解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等九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大多数地方志 愿服务的发展,都经历“民间发起--政府支持--政社合作--全民参与”等阶段。第一阶段是“民间发起”。广州市从“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到“启智”、“松柏”志愿服务团队,都是民间热心人士发起组织,挂靠 在团市委及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半官方”(“戴红帽”)的方式发展壮大,然后获得社会组织大发展的机遇,就注册“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正式社团或社会服务机构。佛山市最 初也是一群热心人在香港朋友的鼓励下组建“义工团”,后来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不断发展壮大,如今也分别注册多个社团、机构,成为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

目前,在“广东志愿者网”的“I 志愿”系统注册志愿者达到 1290 多万,拥有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与团体有12.4万多个(截止2020年9月30日数据)。一方面,各市县党政部门推动下成立的志愿者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发挥统筹作用;另一方面,自主成立和依法注册的数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发挥活跃性,成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有生力量。正是拥有这些自主发展又积极合作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服务发展呈现“一体多元”、“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社会力量支持与配合党政部门的社会治理创新部署,构建友善互助、和睦发展的城乡生活格局。 

(四)“双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

珠江三角洲不是中国内地最早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地区,却是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的“试验场”、“孵化场”、“辐射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雷洁琼等老一辈社会学家的倡导和推动下,在民政部等支持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率先兴办社会工作专业。在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则是1999年开始陆续兴办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包括专家学者的探索,以及早期社工专业毕业生的探索,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北京的推动,到2005年在上海的推动,都仅仅是小范围的实验,无法广泛推广和普及。直至2007年在深圳市全面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工服务中心)”,招募专业社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专业性服务,才开启社会工作大规模发展的进程。

如今,民政部所属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等将2007年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启动年份,2017年举办了“社会工作十周年”系列活动。随后,广州推广“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佛山、东莞、中山 等推广“社区服务中心”,珠海、江门、惠州等探索专业社工机构发展,广东省进一步启动面向山区的社 工“双百计划”。如今,广东省持证社工超过六万人,分布在城市社区、福利机构、山区站点等,开展专业服务,也开展公益志愿组织的专业协调。这样,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具备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推动合作服务发展的基础。“2012年12月5日,是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第二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暨 第二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在广州开幕。在开幕式上,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揭牌成立,这也是 中国首个省级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14]同时,广东省文明办、民政厅、团省委等联合印发推进“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指导各市县的社工机构与志愿组织加强合作、提升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工与志愿者从最初的互不了解、互相戒备、互相指责,逐渐在服务实践中发现需要合作发展, 探索建立相互信任、共同服务的新机制。

(五)“双资源”:财政支持与社会资助

广东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地区,志愿服务发展的资源保障机制,不同于传统的“财政单一保障”,而是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与“社会资助”的双重机制。从各市县的发展历程看,都经历“社会资助--财政支持--社会资助与财政支持并行”的发展过程。广州最早在1987年的“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团委提供场地和电话热线经费的支持,志愿者争取企业和社会资助开展服务;到1995年成立“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时候,从团工作经费挤出一部分支持志愿服务,到2008年筹备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时候开始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服务;与此同时,来自企业和社会的资助一直持续不断,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良好基础。深圳市在1990年成立“义工联”之后,较早在1994年开始获得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和事业岗位编制支持,但是大量服务活动仍然是通过企业资助、社会捐助获得实施。珠三角其他市县的志愿服务发展,社会资助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延续至今;政府的财政支持大多是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提供,近年来不断增加,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壮大。特别是2018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之后,试点县区政府的财政支持明显加大力度,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九个地市是横向联系,没有纵向隶属关系,因此难以具体统计财政支持资金、企业资助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的数额,但是“三者支持”并行的格局是存在的,也体现出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力量活跃的区域特色。笔者曾长期跟踪一个典型案例,广州市番禺区义工联(志愿者)成立初期,尚未纳入财政专项支持的范畴。香港爱国企业家林其标先生就每年资助10万元作为“义工联”的办工经费,提供日常运行和组织服务, 同时连接香港、广州、番禺的资金资源开展志愿者培训、组织志愿者交流、传播志愿服务文化等等。进入21世纪之后,番禺区委区政府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财政拨付专项资金提供义工联的运行和管理,林其标先生的资助经费就转向其他服务项目的使用。确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市、县区、镇街,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初期,都获得企业或热心市民的支持,免费提供办公场地、资助组织运行经费等等。志愿服务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得到党政部门重视,获得财政支持之后,这些志愿组织的基本运行和管理经费就通过财 政途径解决,社会资助经费转为用于专项服务活动。这种“双资源”支持志愿服务发展繁荣的机制,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组织运行的常态,也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四、几点启示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中外交流前沿,在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中的特色值得关注。课题组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整理和分析珠三角志愿服务的体系要素和特殊机制,获得几点有益的启示。 

(一)改革开放催生当代志愿服务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既有传统志愿精神的孕育,也有解放后“学雷锋、做好事”的基础,但是催生当代志愿服务发展壮大的直接原因就是改革开放,这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一方面,改革开放激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将包括公益、慈善、社工、志愿等对社会有积极价值的元素激活,成为社会 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启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沟通,对于现代公益事业和 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借鉴、吸收、融合。美国非营利组织研究学者萨拉蒙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做全球不同国家之间公益志愿服务发展的比较研究,提出“世界正在兴起‘全球结社革命’,在全球各个角落,有组织的私人志愿活动风起云涌。”[15]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积极参与合作,在志愿服务等领域不断探寻合作发展路径,为处于前沿地带的珠江三角洲带来志愿服务的生机活力,提供力创新发展的机遇。 

(二)区域文化孕育志愿服务“珠江特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沿海和边缘地带,远古时期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海边的台风、海啸以及其 他自然灾害使得这里生活的人们必须要面对多重风险、顽强自救自助。但是,一旦掌握海洋捕捞和出海贸 易的规律,获得的回报和利润非常丰厚。因此,不论是原来的“南蛮”人口,还是后来“中原南迁”的人口,都渴望通过“出海捕捞”和“海洋贸易”获得利益,甚至“买猪仔”到北美洲做工谋生挣钱,锻炼出 敢闯敢干的禀赋。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交流合作就孕育富有特色的珠三角志愿服务,其间经历三个阶段,即“拿来主义”、“融合发展”与“中外传播”。第一个阶段是“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公益慈善 和志愿服务转型发展急需探索和“破题”。这时候,广州、深圳的热心人士主动了解外国经验。以及港澳 地区的经验,社工、义工的做法引进来,尝试和借鉴,就率先诞生“珠江特色”的志愿服务。第二个阶段是“融合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就不仅仅是单纯“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而且是积极主动发挥“学雷锋、做好事”的宝贵经验,积极传承中华友善互助习俗,逐渐实现“主流价值、中华文化、国际时尚”在志愿服务中的融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以及珠江特色的新经验。第三个阶段是“中外传播”。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逐渐形成鲜明特色、具有成功经验,就与其他 省市的经验汇合,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元素,面向世界传播交流,赢得国际关注和重视。这样,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渐形成志愿服务的“珠江特色”,逐渐释放志愿服务的“珠江魅力”。 

(三)“珠江特色”激发全民主动积极参与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服务具有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会化,即吸引和激励公众参与,具有社会活力。党政部门推进经济改革和社会创新的时候,鼓励社会力量探索实验。不论是广州诞生志愿服务 热线,还是深圳成立志愿服务社团,都是党政部门提供的“宽松”环境中,社会热心人士的主动积极探索,孕育社会新生力量。随后,20世纪90年代共青团组织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民政部门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都较多鼓励社会化、民间性的团队参与服务、发展壮大。近年来,宣传部、文明办统筹和牵头,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同样按照“一体多元”、“多元共治”的思路,与民政、团委等联合,鼓励社会组织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关爱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做出贡献。因此,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城乡居民、流动人才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推进社会治理形成机制,全民 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 

(四)新时代“珠江特色”具有持续创新活力

志愿服务的“珠江特色”是伴随改革开放诞生的,特别是改革先行、开放前沿促使“珠江特色”的各 种元素逐渐形成和发展。那么,经过四十多年,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服务“珠江特色”是否仍然具有生命力、影响力,就是社会各界需要思考的问题。课题组的调查发现:一是从经济改革的“先行一步”到社会创新的“先行先试”,志愿服务“珠江特色”不断丰富内涵,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城乡 治理创新提供探索、提供支持,不断赋予新的价值。二是从“关爱扶助”到“美好生活”,志愿服务“珠江特色”不断拓展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新矛盾需要志愿服务不断探索创新。三是从“吸收海外经验”到“中外合作发展”,志愿服务“珠江特色”提供率先探索的经验。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志愿服务“珠江特色”,较多是引进和吸收外国经验,那么,伴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志愿服务繁荣,就创造出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经验,通 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流合作,面向海外传播推广,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 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