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光:中国经济特区与青年发展变迁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特区创办40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造,为国际国内提供了许多经验。1984 年,邓小平在考察深圳经济特区时指出 :“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四个窗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迫切需要打开国门、交流创新时期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需要赋予新的职能。2018年12月26日,习近平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2019 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此,围绕“先行示范区”的建设,要求深圳进一步解放思想、破旧立新,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恰恰由于深圳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一开始就吸引和聚集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年轻人,以青春的热情进行创造和探索,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成长成才。本研究梳理40年来特区发展和青年成长的轨迹,提出分析观点,供学界同仁参考。


一、经济特区发展与青年一代成长轨迹

深圳是“从无到有”的“青年城市”,在其诞生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这时候的原广东省宝安县面临严峻的“逃港”形势。每年数万名来自宝安县、惠阳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居民,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从宝安边境渡海,强行通过游泳要去香港。每年大量“逃港青年”被遣返和坐牢,数千人在渡海中溺亡,也阻止不了“逃港”趋势。当广东省委将情况汇报到中央的时候,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设立经济特区,建设“与香港生活一样好”的试验区。这样就诞生了深圳特区,也吸引百万国内各地的青年奔赴特区,寻求创业和发展的机遇。1997年出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编辑的《深圳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发展之路》中分析:“ 深圳是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城市,全市345.51万人口,平均年龄26.8 岁。” 迄今为止,深圳市依然是全国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城市,依然充满青年人的创造活力,依然拥有青春活跃的社会气息。


(一)创办特区:青年敢为人先深圳特区创办之初,就是从原宝安县之中,划出一小块地方,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区。最早出现外资企业、港资企业 ;最早出现外来务工青年、外籍工作人员。同时,这里的社会经济生活受 到外国及港澳的影响,出现不同于内地的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据时任深圳市团委书记廖军文分析,经济特区“由于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严重,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就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上班打卡,误工扣分,遇到订货多,提货急,就要加班加点”。这些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极不相同的工作制度、工作要求,促使前来务工谋生的大量青年接触国际惯例、适应现代制度。这时候,青年就敢于吸收和接受新观念、新行为,为国内的思想解放发出先声。例如,深圳最先诞生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等口号,引起许多青年的共鸣,并逐渐传到内地省市。深圳青年大胆追求“淘金热”的热情,也启发各 地人们树立务实观念。回顾深圳特区创办初期的探索,青年在打破旧的束缚,开创新的思想解放渠道等方面,为全国作出许多贡献。

(二)产业转型 :青年大胆求变创办深圳特区十年之后,青年面临着转型的困惑。最早一批到深圳闯荡的青年,都是敢于冒险、追求创新的。但是,伴随“三来一补”“ 加工贸易”等各类企业遍布全市,出现“表面繁荣”“ 表面兴旺” 等景象,缺乏自主性产业和深层发展基础。我们课题组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深圳交流的时候,有青年反映,“ 最担心深圳从此变成休闲城市、娱乐城市”, 专家也提出相关的意见。1993 年出版的《深圳国际性城市论文集》尖锐地指出:“ 深圳第二产业除总量上发展不够外,其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离国际性城市的要求相差甚远,而酒店、娱乐业的发展又有所超前。”为此,深圳面临的第一次转型阵痛,就是如何形成自主发展的产业,如何具有实业经济基础。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引起强烈反响的契机,大量深圳青年投身创业,大量内地青年前来深圳创业。一部分是“皮包公司”“ 娱乐行 业”的泡沫经济 ;但是,有一部分是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逐渐培育深圳特区的自有经济基础,奠定从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转变为“双向发展”(外向型与自主型)的格局。深圳青年在创业就业,创办经济实体,促进特区经济稳健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科技文创 :青年激发智慧进入 21 世纪,各国都在竞争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争夺核心竞争力。深圳特区看到这种趋势,积极配合国家的战略转型,率先将“高新技术”“ 文化产业”作为新增长点。这时候,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青年文创人才涌向深圳,聚集了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人才。1999 年,深圳举办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 果交易会”;2004 年,深圳举办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逐渐成为中国面向世界 的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展示“窗口”。这也是深圳产业转型和新兴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袁晓江在2004 年出版的《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研究》一书中分析 :“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20 世纪80年代末,深圳开始鼓励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91—2002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48%,目前,深圳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和研发中心之一。”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发展看,深圳“高交会”“ 文博会”推动的产业转型,推动的城市更新,以及带来流动青年的群体变化,是具有特殊的启发价值的。从21世纪初开始,全国各地流动到深圳的青年,大量增加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进入科技创业和文化创业的领域,带来城市的生机活力,也带来青年的崭新前景。

(四)志愿服务:青年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是深圳特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成为在市场经济发展、城市景观建设之外最有吸引力的元素。早在1989年,深圳市19位热心青年发起建立“义工热线”,帮助外来务工青年,倾听心声、提供咨询、解决困难、引导发展。1990年,46名义工代表召开第一次“深圳义工联”大会,正式注册成立志愿服务社团。如今131 多万名的志愿者,分布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与他人提供“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的服务。深圳青年志愿者认为:“城市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会有不少人把握机遇获得成功,也会有人因各种原因受到冲击、遇到困难、陷入困境。真心诚意地帮助有困难的人、有需要的人,就能够为社会减轻负担、减少压力,保障社会稳定和顺利发展。” 几十年来,在深圳特区,志愿者年龄从青年到各年龄段,他们活跃在街头巷尾,提供着丰富多样的服务,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赞赏和自豪的社会力量。2018 年出版的《深圳十大文化名片》一书中,列出“莲花山邓小平雕像、深圳义工、深圳十大观念、深圳读书月、深圳文博会、设计之都、华侨城、大鹏所城、华为、腾讯”等十张亮丽的名片,“ 深圳义工”名列第二,其美誉度越来越高。

(五)先行示范 :青年进取创造改革四十年,深圳再出发,青年成为“先行示范”“先行先试”的活跃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深圳青年作为城市的活跃力量,再次激发出创新创造的热情。

一是深圳青年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将党的科学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在“特区”“ 示范区”广泛普及,让广大干部群众具有政治觉悟和国际视野,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探索面向世界交流新时代中国发展理念的路径。

二是深圳青年成为为“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的先行者。通过发挥聪明才智,发挥创新创造热情,既为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条件,也为自己的美好生活铺垫基础,真正践行“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理念。

三是深圳青年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者。针对新时代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阶层变化、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矛盾协调,运用社会治理新思维,促进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四是深圳青年成为国际交流合作、港澳交流合作的实践者。进一步发挥深圳特区毗邻港澳、隔海向外的区域特点,将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传播推广,通过吸引和影响一些香港青年、澳门青年共同建设美好生活,通过吸引和影响各国青年共同探寻发展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粤港澳大 湾区作出贡献。


二、特区青年的角色扮演与社会标签

中国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窗口”, 吸引一批又一批 的青年前来创业就业、创新发展,从而为青年拓展视野、扩大思路、丰富体验、角色变化提供机会。我们梳理深圳经济特区的青年角色变化和标签变迁,发现有八个标签最具有代表性。


01.“开荒牛”青年

最早的善助人都是“开荒者”“ 创业者”。深圳早期仅仅是一个小渔村,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就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荒”事业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接壤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搁置政治制度的差异而开展经济制度的合作,也是前无古人的“开荒”探索。为此,深圳人包括青年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开荒牛”。“ 早在1980年,刚刚诞生的特区便想立一座能够反映城 市精神的雕塑。潘鹤提出开荒牛的构思,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之意。”初期,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开荒牛”有不同的意见,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深圳经济特区的创业就业者是“开荒牛”,“开”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天地,“开”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新天地。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北大荒“开荒种地”的青年,与到江西共青城“开荒种地”的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创新者;那么,改革开放时期,到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开荒创业”的青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创新者,为全国的发展进程提供先行探索的经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02.“基围虾”青年

在 20 世纪80、9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非常流行“基围虾”的概念。其既指称一种特殊的海鲜产品,也比喻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种特殊的人群、特殊的青年。谭建光等曾经分析,特区青年就像是“基围虾”,“它生活于大海与内河交界的地方,即咸淡水交汇处;既不同于河虾,也不同于海虾;集两者之美味而又有独特的鲜嫩。沿海青年正是在东西方 文化交界之处生存,在交汇之中更新思想意识,就产生出许多与内地人不同的观念。”因为,在那个“左倾” 旧思潮的束缚逐渐解除,新思潮展示的魅力逐渐增强的时代,完全思想保守、故步自封的青年缺乏发展前途 ;完全崇洋媚外、亦步亦趋的青年也缺乏发展根基。为此,“基围虾”式的思维方式,就是保持中国主流价值和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同时积极吸取外国及港澳经济、文化、公益、福利发展的经验,主动实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方式的创新。一方面,深圳特区的青年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基围虾”思维的融合优势 ;另一方面,深圳特区的团组织、青年社团在工作创新中也发挥“基围虾”思维的优势。特区青年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率先探索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为全国各地区的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的经验。

03.“淘金者”青年

改革开放初期,从全国各地分赴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青年,动机 各异、状况各异。其中,既有响应党的号召,到特区“铺路奠基”的青年干部,更多的是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新的经济收入的青年人才,还有千百万为了“挣一点钱”的青年农民工。他们中有些人被贴上“淘金者”的标签,引起全国争论。1988 年1月,在深圳蛇口的一场教育专家与特区青年对话会上,“有一位专家在发言中提到,有个别人来深圳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别人创造的财富中捞一把,这就是极少数淘金者,特区不欢迎这样的淘金者。而蛇口青年认为,‘淘金者’赚钱,没有触犯法律,无所谓过错,‘淘金者’来蛇口的直接动机是赚钱,但客观上也为蛇口建设出了力,‘淘金者’并没有什么不好”。在这里,深圳特区青年对“淘金者”作出不同于“文革”期间的解释,也不同于纯粹道德绑架的解释,特区青年自认为是“淘金者”的一种,但并没有“钻到钱眼里”“单纯利己主义”,他们在为自己创富挣钱的同时,也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特区创造繁荣,为他人创造幸福。随后,“淘金者”青年的标签赋予改革开放时代的新含义,将追求个人利益与服务社会进步有机结合,成为激发创造动力、激发奋斗精神的一种元素。

04.“村改居”青年

深圳经济特区的农村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涌现了一大批“村改居”青年,或者成 为“非农”青年。深圳市1992 年撤销宝安县(市), 成立宝安区和龙岗区 ;2003 年撤销所有的乡镇、村委会,更改为街道和社区。这样,百万村民“一夜之间”变为居民,但是仍然与农村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的调查发现,“村民—市民—公民”的变化内涵并不相同。“村民变市民(居民)”是一种身份的转变,通过政府的一个政策可以全部实现,但是“传统农民变成现代公民”,培养公民意识 和公民行为,却是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当时,“村改居”青年中,存在“四不现象”,即不读书、不务农、不务工、不经商,依靠村里分红、家里出租等收入过日子,出现一些“不劳而获”的青年群体。这时候, 深圳市特别是宝安区、龙岗区开展“三业青年”教育(学业、就业、创业),逐渐引导“村改居”青年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形成新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深圳经济特区的产业变化、城镇变化可以非常快,但是,人的变化包括青年素质变化则是长期曲折的过程,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05.“高科技”青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特区也发生几次冲击和转型。其中,深圳特区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代表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单纯依靠“三来一补”“ 加工贸易”“ 出口替代”面 临困难与问题,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大,劳资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关键时期。特区青年就拓展视野、寻求机遇,专注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助力推动深圳实现新的飞跃。“深圳没有多少大学,也没有国家级研究机构,企业需要的高科技人才只能靠政府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市场来吸引。为此,自1992年开始,深圳市领导亲自率团到海外招揽人才,这种招揽人才的方式,是深圳市在全国各省市中 的首创。这几年,深圳引进留学人员连续三年增幅超过40%,2016 年深圳一年从海外引进人才超过一万人。相比来讲,多年来内地各级政府无数次来深圳招商,有多少来招人才呢?”一方面,深圳特区的党政部门、党政干部以“再创业、再创新、再探索、再试验”的勇敢心态,拥抱高新科技发展的浪潮,招揽高新技 术的人才 ;另一方面,深圳青年努力跟上时代,促进自己的素质转变,把握科技创新机遇,实现社会与个体的跨越式发展。从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以来,深圳特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中兴、大疆,以及网络企业腾讯等崛起,特别是在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等发展壮大,并且辐射到附近的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吸引国内外大批高科技青年前来就业,形成了“人才高地”,激发了创造活力。

06.“文创潮”青年

深圳经济特区在大力发展外资经济、科技经济的同时,也最先把握文化产业机遇、最先创造文化产业时尚,吸引一大批的国内外文创青年前来“扎堆”,实现“深圳文化”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优、从优到强,现在位居中国最有文化竞争力城市的前列。“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文博会自2004 年首次举办以来,其规模逐年扩大,品牌影响力 不断提升,国内外客商参展热情越来越高,展出精品越来越多,成交金额越来越大,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作用更加凸显,有利推动了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铸就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深圳典范’。”目前,深圳“文博会”既成为吸引国内青年文化精英展示创造成果、参与文化交易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欧美国家、亚太国家、非洲国家等青年文化人士前来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我们在调查的时候,还看到深圳特区两个“青年文化”的奇观:一个是深圳龙岗的“大芬油画村”,另一个是深圳龙华的“观澜版画村”。“ 大芬油画村”的诞生,就是因为一些内地艺术青年希 望在深圳“闯出一片天下”,当时他们非常穷,无法在市区内租房居住,就在郊外的布吉镇大芬村租房居住。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提供临摹和创造的各种条件,吸引更多的国内艺术青年前来,形成全国闻名的油画村。“观澜版画村”则是因为这里在20 世纪30 年代有一名青年到上海,学习和创作版画,并且曾经向鲁迅请教。现在,当地政府“大做文章”建设版画村,邀请全国版画家前来游览、居住、创造,免费提供优越的条件,仅仅是要求创作作品中有一小部分赠给当地惠存。这样,逐渐建成国内外闻名的创作基地,从“观澜版画村”到“中国版画村”,如今还建成“国际艺术营地”,吸引国内外艺术青年前来生活与创造。20世纪80、90 年代,曾经有文章批评深圳是“只讲金钱不讲人文”的“文化沙漠”,但是,如今随着社 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文化和艺术领先全国,吸引国内外文艺青年在这里施展才华、创造佳绩。

07.“红马甲”青年

“红马甲”是志愿者的服装,主颜色为红色,体现着“真诚”“爱心”“善意”“ 热情”。从1989年深圳特区首次出现16名志愿者开办“热线服务”,1990年依法注册成立全国首个志愿社团“深 圳义工联”,经历30多年的发展壮大。“ 2019 年是深圳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30 周年,截至 2019 年 11 月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75 万。‘红马甲’已成为深圳一道无处不在的靓丽风景线。”从注册志愿者 的年龄看,最大有80 多岁,最小有14岁,60% 以上是青年。他们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走进社 区、走入企业、走到学校,为老人、儿童、困难人士提供关爱和服务。一方面,这些一点一滴的爱心服务,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员解决问题,改善生活,带来温暖;另一方面,这些志愿者的倡导和服务,为城市文明增添光彩,让全世界都感受“深圳的温度”“中国的温度”。同时,大量外来青年,包括青年人才和 青年农民工,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时候感到生活的快乐和充实,获得思想和情感的丰富。

08.“国际村”青年

中国经济特区从创办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深圳特区从面向香港、澳门招商引资,到面向美国、日本等引进外资企业,再到通过“高交会”“ 文博会”与世界各国进行科技产业、 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吸引了许多外国青年前来创业就业、谋生发展。“ 在深圳,一个个‘国际味’十足 的‘微社会’正在悄然形成。伴随八个各具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建设初具雏形,深圳正将创新优势转化为 社会治理新效能,全力探索‘国际化街区’的新路径,尝试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将多元的世界文化引入社区建设与管理,通过国际化街区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推进,引领国际化城市社会 治理新模式。”其实,不仅仅中国人喜欢“群居”“ 聚居”,外国人也喜欢“群居”“ 聚居”。在福田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往往是一些中外企业的外国青年人才前来工作,发现某个社区、某个公寓的居住条件较好,就介绍同一国家的其他青年过来租房居住,因而外国人越聚越多,使得这个社区、这个 公寓被称为“国际村”。我们在南山区和龙岗区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些“国际村”的管理者、出租者是本地人,租赁者、居住者是外国人,特别是很多外国青年,他们通过特有的衣食住行、闲暇娱乐风格,并且参与志愿服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丰富了深圳特区的生活。目前,在中国各个经济特区、开发区、自贸区的地域,“国际村”越来越多,外国青年与当地青年的交流沟通、合作发展成为常态,为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


三、青年在特区发展中的积极功能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圳特区的创办与发展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深圳青年通过发挥创新和创业热情成为特区最活跃的力量;深圳共青团组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新模式,为全国团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思想观念创新功能。深圳特区青年发展带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从中国南部沿海的一个边陲小镇,建设和发展成为全国举足轻重、世界高度关注的国际化新兴城市,环境是新的,机制是新的,企业是新的,青年是新的,这样就容易激发新愿望和新追求。“ 社会在发展,青年在变化。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影响,年轻人开始重视个人对社会、对人类的作用,渴望追求合理的正当的自身利益 和个人幸福。”不论是从广东省各市县抽调参加创办深圳特区的青年,还是全国各地涌向深圳特区发展 的青年,或者是港澳来到深圳特区兴办企业的青年,都认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机遇、获得发展。这样,许多影响当代中国的青年思想观念来源于深圳特区,迄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实践行动创造功能。深圳特区是做出来的,调查发现,“不论哪个地区、哪个机构开展的志愿服务调 查研究,在询问志愿者动机的时候,都发现‘帮助社会’与‘充实自己’是最基本的动机,也是最普遍的愿望。这与伦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利己’与‘利他’动机并存具有一致性。”深圳青年的行动是实实 在在的,没有半点“虚”的东西;深圳青年的行动是果敢利落的,没有犹豫彷徨;深圳青年的行动是勇往直前的,没有退缩畏惧。这样,深圳特区才能够为中国改革“杀出一条血路来”, 成为先行先试的“急先锋”“排头兵”。

社会结构重组功能。中国改革开放,在推动经济变革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结构转型。这种社会变革 的阵痛,有时候更深远、更深刻,在许多地区遇到重重阻碍,难以持续前进。深圳青年既是社会转型的推动者,也是社会转型的受益者。李培林在21世纪初就提出 :“事实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所谓发展,就是社会结构的成功转变,而这种转变一经启动,由于它所带来的明显利益和效果,便会造 成一种不可逆趋势和巨大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在特区的环境中,“不进则退”“不创则衰”。青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推动城市的社会结构变化,从“小政府、大社会”的探索,在“企业无主管”的探索,再到率先发展社会组织、率先发展公益创业,构建“双创城市”、增添创新活力等。同时,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法律体系,让“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社会基础之上。

美好生活建设功能。从创办深圳特区之日到建设“先行示范区”,青年都是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斗进取相结合、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与奉献服务相结合。沈杰提出:“所谓以青年为本,就是应该体现为充分地尊重青年作为社会主体,特别是作为利益主体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的满足,这是促进青年发展 最为基础的层面。”我们曾经在调查研究深圳青年的“奉献精神”时,发现与传统的“大公无私”、“无我境界”有较大的区别,青年是“有我利他”意识,“先公后私”理念,就是为国家、社会、他人作出奉献的同时,也有利于个人的事业发展、生活幸福。这种将为党和国家奋斗的志向,与自我生活幸福追求的愿望相融合的境界,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求,也更有可持续性和发展后劲。

人类文明提升功能。深圳特区的国际交流合作、国际融合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青年在其中的贡献凸显。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特区具有“四个窗口”的功能,是当代中国面向世界学习和借鉴的“窗口”,在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入21 世纪初期,深圳特区以创新活力与突出成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亮点,也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参照系,是中国新形象的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圳特区作为展示社会主义活力,建设“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样板,通过青年的“改革再出发”“创新再飞跃”,努力成为“先行示范区”,不仅为中国各地区提供成功经验,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成功经验。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所以,深圳青年要在国际交流合作、国际融合发展中“站立潮头”“ 再创辉煌”,作出新时代的新贡献。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