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善敢重用”有诀窍——来自贵州省龙里县的调查分析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善敢重用”有诀窍——来自贵州省龙里县的调查分析
张苏娜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项目主管

    有幸跟随老师去到贵州当地对龙里县的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行调研考察,我收获良多,所见所闻也相当震撼。他们干部群众的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让我佩服不已,其中蕴含的服务和工作技巧也是我从前在社区工作时从未考虑过的,他们“善请教”“敢用人”“重感恩”“用感情”的做事风格和方法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龙里文明实践“善敢重用”的诀窍

01 善请教:汇聚智慧探索创新
     在这次的龙里文明实践调研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通过他们的工作我对文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文明实践如何通过思想传播引导群众振奋精神干事创业的方法有了更加具体的思路。龙里的干部利用文明实践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采用大比武、搭擂台等各种方式动员和激励群众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怎么能有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去改善和推进服务呢?答案是“善请教”,不仅是对专家教授的“善请教”,也是对居民群众的“善请教”。谷新村的党组织书记李建文就将“善请教”的精神落实到方方面面。从“绑架”文明实践专家谭建光教授参与日常讨论服务的“务虚会”到送谭教授回程过程中“争分夺秒”地讨论出村寨志愿队伍名称,李书记珍惜任何一个机会向专家请教,通过“请教”,他将“杀酒风”变成了“淳民风”,将文明实践的志愿服务融入村寨的日常工作,通过人居环境的整治推动了群众精神文明的提升。而当他不知如何开展志愿者激励,对维系志愿者队伍产生疑问时,他也抓紧机会,向志愿服务专家黄咏霓老师请教关于志愿者初心和精神的问题,希望能够了解如何应对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应该给志愿者们给予怎么样的价值和精神支撑。同时,李书记不仅善于请教专家,也善于请教群众。在谷新村发展遇到人力不足、产业缺少的瓶颈时,他积极动员在外打拼的乡贤利用自己的才能回乡做贡献,从产业发展到村务管理,他都经常与群众沟通,集思广益,寻求出路,探索创新。
     龙里的村寨以“大比武”“赛擂台”的形式为基础,将日常工作融入文明实践,不断地结合群众和工作的需求创新服务内容。环境整治的时候就是比卫生、比干净;人居环境美化的时候就是比“最美庭院”,通过不同时期的工作安排和群众需求想方设法地创新丰富文明实践的内容,吸引群众的参与。同时以“赋分争优”的制度为基础,各村寨根据自己的情况创新出“红灰黑榜”“乐积攒”“流动表彰车”等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动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群众们也发挥自己的智慧,将传统文化、传统的手工技艺融入环境美化中,配合本地的风土人情创造出各有特色的村居美景。就是这样结合党委政府、专家、干群力量“上下通吃”的“善请教”精神,从工作思路到具体的工作落地,龙里的文明实践能够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并且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和需求做出创新,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同时推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

02 敢用人:激励干群奋进创造
     龙里文明实践做得好,少不了干部自己的用心和努力,更少不了群众的参与支持。如何发动群众的参与,是大多数地方文明实践的头等难题。一方面是很多干部由于语言或者工作习惯的差异觉得群众很难沟通、缺乏耐心,另一方面是群众不理解干部工作、不愿配合。这时,就需要中间有个“缓冲带”“中间人”帮助双方沟通。龙里就很注重群众中“带头人”“积极分子”“基层骨干”的挖掘和培育。洗马镇打朗寨的干部在一开始开展文明实践时,就结合苗族的特点,积极与苗寨的“苗王”四哥沟通(苗族的群众将寨子里的领头人尊称为“苗王”)。做通四哥的工作后,由他去带领群众参与工作就顺利很多。作为领头人,四哥想要把村里的经济和环境带起来,作为群众,他也希望党委政府能够和他们好好沟通,尊重他们的需求。因此,干部努力挖掘群众中的“领头人”骨干,借助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把群众带动起来,让领头人看到党委政府为村寨带来的改变与支持,也让领头人感受到自己价值的体现,更愿意配合干部工作,带动更多群众骨干的加入。“敢用人”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村寨中有影响力的人的重视,也体现在敢于将“刺头”村民转化为服务骨干。谷新村的一位村民总是喜欢说三道四,与居民发生冲突,而村干部就利用其“嘴皮子利索”的特点,将其发展为“和事佬”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帮助村民化解矛盾,协调问题,为乡村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是这样敢用、善用“能人”的做事方式,让龙里的干部聚集了一群能办事、办大事的帮手、骨干,通过他们动员群众更好地参与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当中,从村寨环境优化到社会风气改善,为龙里各地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基础,在群众的配合与协调下,干部有更多的精力去推动经济建设,与群众一起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龙里打朗寨群众通过苗画艺术美化的村寨环境:


03 重感恩:珍惜生活增添文明
     龙里的干部在介绍龙里的文明实践工作时,都会感慨群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感恩群众的支持和付出。“这些苗画真的很特别,都是村里的妇女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画出来的,非常漂亮,她们都不是专门学画画的,就是一种文化技艺传承,用来表达情感的”“这个广场也是大家一砖一瓦投工投劳建成的,你看我们把原来脏乱差的垃圾堆变成了这么美丽的广场”,打朗寨的第一书记说起自己参与到村里环境美化的经历时,言语中透露着自豪与感动。谷新村的李书记带我们走村寨时,也是一边介绍他们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果,一边向我们“炫耀”村里的“能人志士”。“这个长凳、那个桌子是不是很漂亮,这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哑巴做的,是不是做工超好,虽然他是哑巴,但是手艺超好”“那个大爷是我们的老党员,他帮了我们很多啊,带着我们走家串户地去沟通,虽然不会讲普通话,但是多亏有他帮忙,我们跟村民交流才更加顺畅”“这个‘刺头’啊,现在转变得多好,以前是‘搅屎棍’,现在是‘和事佬’,帮了我们大忙”“那个大叔是我们的最美家庭,从一开始就支持了很多工作”,李书记对群众的贡献铭记于心,正是这样的感恩之情,让群众们愿意跟随谷新村的干部干事创业。“这个后花园是原本种茶的阿叔捐出来给大家做环境改造的,他还把自己种了好多年的茶树给砍了,真的很有心,我也想不到他们能够这样为村里做贡献,真的很感动”,五新村的书记向我们介绍三道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表达了她对群众的感谢。
     在走访各个村寨的过程中,干部们都很自豪地介绍自己在文明实践过程中的工作,不仅仅是自豪于通过文明实践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也自豪于群众们的支持和贡献,话里话外都流露着对群众支持的感谢。群众们也感谢基层干部的用心用力,干部的辛苦、村寨的改变他们看在眼里,感动于心,因此对于村规民约,群众会积极遵守,村里的氛围也就越来越文明,村中大小事务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正因为动员了群众的参与,群众才会更加珍惜自己“一砖一瓦”建设的美好生活,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此积极正面的双向反馈,让群众与干部的感情日益紧密,通过文明实践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04 用感情:将心比心共同富裕
     贵州省是全国优质烤烟主产省之一,约占全国烟叶生产总量的15%,是全国烤烟生产第二大省。在龙里的实地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男性喜欢抽烟,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都喜欢没事“嗦”两口。虽然香烟并不益于健康,但龙里的干部与群众的紧密感情就体现在这“两口烟”当中。龙里宣传部工作人员在介绍文明实践工作时,聊起从前还未开展文明实践的时候很难推动基层工作,在城乡改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干部与群众发生冲突的情况。文明实践来了以后,龙里大力开展大比武、打擂台等,将基层治理的工作融入文明实践,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在共同荣誉的激励下日益紧密。在参观三道村的时候,就体会到了群众对于干部工作的支持和对干部的喜爱。来到村里的农家乐厨房时,一个村民看见我们后立马迎上来,邀请我们坐下喝茶,然后拿出烟不落一人地递,我们一行差不多十个人,他就递了不下十次。那种想将自己认为的好东西分享给大家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干部虽然没有接烟,但是也一直感谢那位村民,接下话头跟他聊起最近农家乐的情况。而反过来,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却很会用“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去谷新村走访调研之前,宣传部的罗主任特地在路上的便利店买了两包烟。到了谷新村之后,他就一支一支烟地递,点燃香烟后就和村民在一旁“吞云吐雾”,唠嗑的过程中就了解了最近村里的情况,与群众拉近了关系。他在分享自己带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经验时,说自己和群众的关系很好,群众认为他做事仗义,真正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所以他走到哪里,都有一帮群众朋友。

     从一支小小的烟到与群众做朋友,都体现了干部认真、用心对待群众的态度。罗主任说少数民族特别重感情,只要对他们好,将心比心,他们就能感受到,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工作,大家一起配合把建设和经济做起来。群众们在文明实践的影响下,思想观念逐渐从排外转变为开放,从自利转变为共赢,在干部的带领下,美化村居环境、传承本土特色文化、发展文旅资源,通过改造自家庭院为农家乐、提供自家土地给政府修路、拍摄抖音视频宣传本土文化等行动欢迎各地的旅客和资源进入,携手向着共同富裕前进。这可能就是龙里干部群众能够打成一片,共同发展的独特秘笈。

     龙里县的干部借助文明实践推动了各项工的开展,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群众为已做贡献”的结合,他们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和层出不穷的方法技巧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