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关键·群众是英雄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干部是关键·群众是英雄
贵州省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10条经验”
谭建光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龙里县,是一个让我时时关注、经常牵挂的地方,也是一个带给我很多感触和启迪的地方。我曾经讲述过自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从“被人打劫”到“自投罗网”,即从最初的被龙里县同志不打招呼“绑架”去讨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到我主动要求深入龙里县的山区、村寨调查辅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这种吸引和激励我的魅力在哪里?这种来自山区镇村的创新和特色在哪里?这种坚持不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功经验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既是我非常关心的,也是全国各地的同志们非常关心和希望了解的。为此,我这次去调查辅导之后,尝试总结提炼“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10条经验’”,作为《龙里为什么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龙里密码”》等文章的补充,希望对各地区的文明实践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骨干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一、传播新思想要真正做到“启迪干部、激励群众”
    我到全国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都看到“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醒目宣传,都看到实践阵地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展示。那么,怎样让传播新思想能够走进乡村社区、贴近群众心里,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需要探索创新的方式方法。我在龙里县调查的时候发现,不仅仅县里的主管领导、部门领导经常与我讨论文明实践的思路与路径,很多镇街领导、村居书记知道我来了,也专门等着跟我交流讨论,探讨文明实践如何在基层落地、发挥作用,此外,宣传委员、志愿者骨千、热心村民与我交流更是热烈激烈、经常推迟吃饭时间。我将龙里县与其他县区比较,分析差异和特点。对比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搞文明实践,更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就是根据上级的要求开展思想理论的宣讲宣传,开展文艺活动的下乡宣传。但是,龙里县不是这样做的,而是认真梳理新思想、新政策对于基层干部群众的启发性,认真分析社区农村群众对于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的宣传内容,进行符合现实、符合需要的传播,真正达到启发干部群众的效果。我在“龙里密码”中分析“山歌伴飞新思想”的“五步曲”,即传通学习金句、演绎党的政策、个绍惠民工作、倾述百姓心声、展现奋斗业绩等。这样,基层干部群众听到的就不是“千巴巴”的几句口号、几个道理,而是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解决问题、滋润人心的思想精华。在这里,我发现龙里县运用新思想“启迪干部”和“激励群众”是最有效、最受欢迎的。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山歌伴飞新思想”整理了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党的基层工作,尤其是做好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方式方法,结合各地区的案例故事,整理成为工作指引、小智慧、小锦囊等等,在工作微信群中发给镇街干部、村居干部,让他们一看就懂、一用就会。与此同时,实践中心将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人民群众、心系人民群众的观点、说法等等,整理出来用“山歌伴飞”的形式传唱,用微信短信的方式广泛传播,让乡村社区的群众感受总书记的关怀、感受党中央的关怀。这样,群众心里受到激励、心里感到温就乐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文明实践成为推动一切工作的“强力引擎”
     我们在龙里县与在其他地方所听到的关于文明实践的评价、说法都差异很大。有不少地区带我们考察文明实践典型镇村、介绍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时,往往是从“4个先进”去体现的,即:脱贫攻坚的先进、乡村振兴的先进、社区治理的先进、文化复兴的先进,在介绍经验的同时增加一些文明实践的要素,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典型。然而,我五次到龙里县调查辅导,每天都会深入乡镇和村寨,记得2020年有一天就走了11个村寨,迄今走访了30多个村寨,有些村寨还去了2-3次。在乡镇书记,村居书记,村民小组长口中听到的则是“文明实践让我们改变了群众观念”“文明实践让村里出现新局面”“文明实践开创了乡镇工作新局面”。最典型的就是偏远地区洗马镇,原来全州乡镇环境整治暗访督查工作的排名是全州108个乡镇中倒数一、二名,全县倒数第一名。2019年3月我第一次去洗马镇时,其仍在想办法摆脱这种困境。后来,通过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群众、激励群众的方式搞“擂台赛”,尤其是组织几位乡镇的青年干部作为文明实践工作人员,深入山区村寨发动群众、推进工作,2019年第三季度就一跃成为全州乡镇环境整治第一名,迄今每个季度“暗访”“明查”等排名都是第一、二名。这次到谷脚镇谷冰村调查时了解到,这个地处深山最低处、最偏远的村寨,从前是深度贫困村,也是脏乱差、纠纷多的落后村。村民之间有个说法,“前世不修、今生嫁到谷冰沟。”2019年、2020年镇干部、村干部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擂台赛”)的时候,动员和激励村民行动起来,改变现状。最初的动员工作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党员干部坚持贴近群众、将心比心,逐渐打动村里的群众,一点一点改善环境、解决问题。这次我去考察的时候,村里非常干净、朴素美丽。我在各家各户之间行走,在村中河边行走的时候,看到不少村民在义务出工出力,修缮河道、装饰绿道。很多村民看到我们走过,都抬头微笑、打招呼,非常舒心、非常自豪。我这次与镇干部、村干部的交流,已经不是文明实践如何促进乡村治理等问题,而是讨论如何抓住村寨环境改变和美化的机遇,抓住交通条件改善的机遇,发展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的思路。我看到村里一个原有小学校舍改建的旅游、民宿、乡村文化礼堂场所,就建议谷冰村打造“山水会议谷”,吸引各类企业、机构、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等,定期不定期前来这里举办会议、论坛,同时可以在附近的“大草原”“亲水滩”等游览。名声扩大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亲子家庭、亲朋戚友前来度假和旅游。在龙里县,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发群众热情,改善乡村社区面貌,带来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的机会,带来经济发展和村民富裕的机会,这类事例非常多,也很普遍。因此,我们发现,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激励干部群众改变观念之后,就能够带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带动创新创造的机遇。

三、牢牢树立“干部是关键”“群众是英雄”的观念
     我这次到龙里县调查的时候,经常想起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同时,也想起毛泽东同志说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多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些科学论断,运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既要重视对基层干部的鼓励和支持,更要重视对乡村社区群众的激励和支持。 第一、干部是关键。龙里县探索多种方式,引导基层干部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热情,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既要求县、镇、村干部坚守党性、一心为民;也非常关心和体贴基层干部的生活与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以最偏远的洗马镇为例,这几年干部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成绩也非常明显。我接触的几任镇委书记、镇长、宣传委员都在长期深入村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晒得脸黑、累得人粗”,很难有斯斯文文、安安静静的时候。但是,也是这几年很多干部因为工作出色得到重用、提拔。这次,利用星期六的时间,我给县、镇、村三级干部讲课,发现虽然基层工作很辛苦,干部连续多个周末没有休息。但干部在星期六听课的时候还是两眼有光、充满期待,特别是在我讲到如何结合实际领悟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时候,他们频频点头、颇有感悟。所以,抓住“关键少数”、鼓励“干事创业”、促进“干部成长”,就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实施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第二、群众是英雄。在几年前,龙里县也出现乡村风气不好、矛盾纠纷重重的状况。如一些村民违章建房、占用道路,邻居出入不方便造成聚众斗殴;又如一些村民对扶贫物资发给贫困户而不给普通群众有意见采取哄抢行为等等。这时候,遇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时机,就引导群众了解新时代、新理念,改变旧观念和不良习惯。如最典型的就是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有一个“23:7”的故事。当地干部通过不断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开展大大小小共23次会议,不断化解矛盾和质疑,在第23场群众动员会上,村民组长、党员以及牵头人便先带头捐了钱表了态,多数群众也参与了进来,没有再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于是,乡镇干部来与群众一起干活、使劲,7天时间就将过去“臭烘烘”的烂泥坑,建设成为美丽大方的村民广场。村民义务出工出力的热情,大家红红火火干活的热情,都是乡镇干部事先没有想到的。如今,打朗寨借助文明实践“擂台赛”扬名的机会,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俗复兴、旅游休闲等系列活动,还诞生了“四人说唱”的全国网红,成为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宣传的“村寨名人”。在龙里县“干部是关键、群众是英雄”成为大家认同、普遍流行的观念,也成为激发动力、发展进步的基础。

四、调度会、务虚会、院坝会的民主集中制效应
     我几次到龙里县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调查辅导的时候,经常听到实践中心的人说“调度会、务虚会、院坝会”这些词语。最初,我没有特别重视,以为就是一些工作会议。在多次交流之后,我发现这些都是龙里县的特色,也是其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得好的关键要素。第一、调度会。近年来,龙里县几任党政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推进工作,抓跟踪、抓落实,就举办每月的调度会。相关部门将涉及文明实践大局的工作进行汇报,看看进度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卡在什么关节,如何突破和推进。我知道,在很多地方的这些重大工作布置会、调度会中,文明实践较少作为议题。一年有两三次作为议题就很不错了,因为这些会议大多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维稳等主要工作的。但是,龙里县几乎每个月的县调度会都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议题。实践中心的同志说,因为县委县政府领导要求非常高、询问非常细,所以准备议题汇报和讨论的时候特别辛苦,要特别仔细和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然而,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同志又非常自豪地说,“每月都有文明实践的议题,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到关键地方了,做出价值和成效了。”一般来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入县委县政府调度会的议题,主要是两大类型:一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的议题。如文明实践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园区创新、促进镇村治理等工作,如何运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动力推进各项重大工作。二是各个部门共同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议题,即各个部门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下,振奋精神、干事创业的状态,以及思想觉悟提高,道德风尚提升的议题。越来越多的部门来找到宣传部、找到实践中心办公室,探讨文明实践促进相关工作的事项,所以调度会上涉及文明实践的议题就比较多。 第二、务虚会,也叫碰头会,还叫头脑风暴会。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为了推进一个阶段文明实践工作集思广益的会议。最初是由县委副书记召集,常态化后较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召集。这种会议不是为了布置工作,也不是为了检查工作,主要是为了汇聚各方智慧、推动文明实践创新。我在2019年被从贵阳市的讲课现场“绑架”到龙里县,参与的就是务虚会。当时,在县委副书记主持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民政局、教育局的年轻骨干,还有一些镇党委书记、村居书记一个一个问题讨论,一个一个建言献策,在七嘴八舌之中逐渐发现新思路、新方法。现在的务虚会更加灵活了,可能是为了促进一个镇的文明实践和乡村振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带队到这个镇碰头讨论,碰撞出新的思路;也带队到各个部门、单位交流沟通,探寻创新的方式方法。实践中心的同志说,这种务虚会非常有用,大家在没有任务、没有压力的前提下畅所欲言,就能够产生很多好想法、好点子。 第三、院坝会。这是适应群众需求而诞生的会议形式。原来的社区、农村有议事会。但是,行政村的议事会范围太大,群众认为讨论的事项与自己不密切,就不关心。为此,干部就深入村民小组(寨子),与群众在“院子里、坝子上”开会讨论。最初是干部发动和推进,后来由联户长、乡老、能人等发起和主持,“群众议事群众定”,权威性越来越大。如有个寨子在整治环境、扩大村道时,一户人家自恃较为有钱,坚决不同意在自己家门前让出一点点土地。最后,群众通过院坝会讨论出增加一些成本的绕道建设方案。建成之后,其他村民门前都可以走行人、通车辆,只有这家人门前只能走行人,无法通车辆。镇村干部告诉我们,“这是院坝会的决定,是乡老主持的会议,我们也不能干预。”龙里县的同志说,下一步的重点是提高院坝会主持人,即联户长、乡老等人的素质,但是自主权仍然交给他们。我想,这也就是群众愿意参与文明实践,非常信任文明实践的原因。多次的调查交流,让我对调度会、务虚会、院坝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觉这是新时代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五、萤火虫、联户长将党的关怀带给乡村群众
     龙里县文明实践有两个非常知名的品牌:萤火虫、联户长。 萤火虫志愿服务,就是鼓励党员群众以志愿者的身份走进乡村社区、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传递党的声音、发挥桥梁作用。据说,萤火虫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乡镇的故事。由于村太小进行了合并,一个山村的孩子都要到镇里的小学读书。早出晚归,既辛苦、也危险。因此,村里发动有车辆的村民做志愿者,轮流接送孩子上学。每天在下午四五点钟,山里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时,志愿者司机为了让孩子看到接送的车辆,就打开车尾灯,一闪一闪的。农村孩子看到闪亮的车灯,都喊“萤火虫来了,萤火虫来了。”党员群众志愿服务便取了这个寓意很好的“萤火虫”名称,在乡镇和农村的声誉非常好。不论是机关党员,还是乡镇农村党员、群众都非常珍惜“萤火虫志愿者”这个称号,每个星期都为结对的群众、村寨做好事,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后来,萤火虫志愿者又延伸出另一种志愿服务——联户长,这个名字非常的朴实,其“职务”看起来也非常简单(即:无权无钱的志愿者职务),却发挥了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具体就是在联户长深入乡村社区,每一名(联户长)与三到十户左右的群众家庭结对。我在醒狮镇大岩村调查时,看到每家每户墙上都有联户长的“联系卡”,写明网格员、联户长是谁,联户关爱群众、引导群众、共同发展的服务内容是什么,非常醒目、非常清晰。恰巧,这次在龙里县的调查赶上了在县城大广场举办晚会和表彰活动,见证了10名优秀网格员、联户长上台领奖。在这些网格员、联户长中,既有机关干部,也有教师医生,还有村居党员、群众,让我非常的激动与敬佩。这些联户长都是没有工资报酬的,他们运用业余时间为村民、居民排忧解难、改善生活,从而弘扬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组织和群众的关系。我们发现,不少地区都在探索将党的关心和爱护带到广大群众之中、将广大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的工作,但主要停留在“任务式”“一阵风”的做法,时断时续、效果不佳。龙里县从“萤火虫”到“联户长”就是推进广泛深入的党群联系、干群联系,在持续的关心、帮助群众过程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县里一位干部说,全国有14亿人口,有9千多万党员,如果每个党员联系10名左右的群众,就能够真正将广大群众凝聚起来了。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龙里县文明实践的探索,为党的基层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六、“四传”与“四队”让志愿服务深入村村寨寨
     这次到龙里县调查,原来担任洗马镇领导,现在已经提拔为新岗位领导的一位同志约我早上爬山。在交流的时候,她谈到2019年3月陪同我在洗马镇哪磅社区调研的经历,对“四传”的说法记忆犹新。当时,刚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都询问如何做好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志愿服务。哪磅社区的印苗族刺绣工艺大师王万菊大姐,带着一群印苗族妇女在唱歌跳舞。驻村第一书记告诉我,“谭教授,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个说法,传播新思想新政策,说的不如唱的跳的记得住,唱的跳的不如画的绣的记得久。”我感觉很有启发,就建议他们撰写一篇《印苗志愿者:文明实践有 “四传”》的文章,介绍“传念想、传家风、传美好、传技艺”的具体做法。时至今日,领导还说,“谭教授提的四传,一下子让我们豁然开朗,找到文明实践的路径。”我真没有想到,将近四年前的对话交流,他们现在还记得清楚。这说明,从一开始就要将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在群众自发自主、热情活泼的参与中,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效果。另外,我经常提到的三年前醒狮镇谷新村党支部书记开车送我回贵阳市,就是找机会讨论村里四支志愿服务队的名称。我俩在车上交流沟通,最终确定“感党恩、淳民风、和事佬、家乡美”四支志愿服务队的名称,迄今依然是龙里县乡村非常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力量。如这次培训班上,有文明实践所的同志提问,“淳民风志愿服务队最初是为了刹酒风、纠正不良风气。现在经过几年努力,乡村文明风尚比较好了、乡村治理环境也越来越好,淳民风志愿服务还可以做什么?”我回答说,“现在可以从制止不良风气转为更多倡导优良民风,如传播优良传统风尚,传播良好的民俗风气,推进友善互助、共同发展等等”。龙里县的“四传”与“四队”志愿服务,不是做了一阵子就完事的服务,而是不断推进、不断丰富,成为乡村社区群众参与的好形式、好方式。

七、积分赋能造就一大批新时代的“五星好农民”
     “五星好农民”这个词,是我第二次到冠山街道五新村调查的时候想出来的。前几个月,在第一次开展五新村调查的时候,来到三道组(村民小组),看到村民将原来脏乱差的屋前屋后整理成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的小花园、小果园,有些甚至是由几户村民共同建成的。这些花园和果园还有村民志愿者长期清理和管理,树上都有志愿者的管理职责牌匾。村书记告诉我们,有一户村民原来后院比较杂乱,有几棵茶树挡道,难以整理。后来,看到其他村民的庭院整理之后非常美观、受人赞赏,这户老农民就自己锯掉挡路的茶树,邀请村民一起整理和改造,成为非常美丽的后院景观。如今,三道组成为吸引贵阳市等地游客前来观赏和午餐的热门地方,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增加了。第二次调查,我们来到五新村的四和院寨子,这里有四个姓氏即余家院、杜家院、李家院、王家院,过去由于不同姓氏和宗族之间的矛盾、各家各户微小利益的争执,带来了种种的问题。在开展文明实践“大比武”的过程中,首先是党员带头学习讨论和转变认识,随后是乡老长辈带头倡导良好风气,带动村民自己动手、修缮家园,建设宽敞的道路、美丽的庭院、新颖的长廊。长廊上面有很多图文并茂的“好村民”故事。如《心口不一的比武招式》说的是一位乡村大妈,经常说“我没有时间”“我不想干了”“我不掺和”等等,但每次修缮庭院、拓宽道路时她却是最先来干活的,义务集资时也是最先交钱的,干得比谁都积极。还有一张图片是《胖子组长变形记》,说的是一位大胖子村民组长,修缮庭院、修路建亭的时候特别积极,连续义务出工、苦活累活都干,人因此也消瘦了很多。以前只要他在就特别显眼,别人都说是“胖子组长”;现在他比别人都还瘦,如果在村民中找他都要一个个辨别。这两次调查,我走访了五新村的几个寨子,发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感染下,很多村民“变好了”“心善了”“开心了”。当然,最开心的是五新村的余书记,每次介绍都得意洋洋、信心满满,我开玩笑说是“自信心爆棚”。当然,这是村干部深入群众、细致工作获得的好成绩,是村干部发动群众、一起努力获得的好生活,当然“得意洋洋、信心满满”。为此,我交代调查团队的成员收集五新村各个寨子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乡村治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故事,撰写一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五星好农民”》。因为,一般说“五星志愿者、五星级市民”都是很好的激励,现在也要倡导“五星好农民”,作为优秀农民的激励。这里还要补充一个做法,就是龙里县各村寨实施的赋分争优,即为做好事的村民加分,为不良习气的村民扣分,就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这个积分赋能我在上一篇文章有较多介绍,在此不多叙述了。

八、“擂台赛”到“擂台菜”的乡村振兴发展繁荣
     从“擂台赛”到“擂台菜”是一个质的变化与提升。这次,我们到龙里县及洗马镇交流建立乡村群众文艺说唱传播志愿服务的“苗寨志愿者学院”时,为了不增加镇村的负担,我最初的构思是建立网络虚拟学院,村民文艺说唱的视频等播放出去即可。但是,镇党委书记、村书记带我到了原来平坡村的旧办公楼,在村委会搬到新楼后这栋小小的两层楼便闲置了。现在,镇村将它改造成为大大小小的课室、辅导室等等,准备挂牌“苗寨志愿者学院”,作为现场教学点。镇村书记说,一旦网络视频传播之后,省内省外一定有人前来参观和交流,就需要有一个“现场教学点”。我一方面佩服镇村书记想得周到,另一方面思考教学点如何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近期,平坡村伴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突出表现,在全国、全省的名气扩大,越来越多人关注和交流,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让村寨更有动力建设民宿房间、农家乐餐厅,策划美丽乡村游览线路,红色文化游览线路(红军曾经经过平坡村)等等。我与镇村干部交流的时候说,“既然平坡村打朗寨是‘擂台赛’文明实践出名的,为什么不搞出一个‘擂台菜’呢?”随即,我们和镇村干部便讨论出五个“浓情系列”品牌菜。一是“热情擂台菜”。将村民义务干活、出工出力的时候,大家一起吃肉吃菜,吃得多干劲大的菜式作为品牌。二是“乡情长桌菜”。这是洗马镇、平坡村的习俗,寨子人一起聚会吃的菜系。三是“亲情圆桌菜”。这是一家大小围着吃饭聊天、增进感情的菜系。四是“爱情甜蜜菜”。这是夫妻或情侣共享的菜系,份量不大却很有韵味。五是“恩情鱼水菜”。一方面是当年红军与群众结下的“鱼水之情”;另一方面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党员与群众的“鱼水之情”,用朴素的菜系体现出“浓浓情谊。这样,全国各地的单位机构、志愿组织前来平坡村现场教学时,村民导师可以奉献和付出,提供义务现场教学。学习团就餐和住宿的经费就能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和村民生活改善。这么一讨论,我们大家都豁然开朗。“擂台赛”是文明实践激励群众观念转变,促进乡村治理、改善乡村面貌;借助“苗寨志愿者学院”推广的“擂台菜”就是乡村振兴的集中体现,为生产发展、旅游兴旺和村民经济收入增加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由此可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定要“虚实结合”“虚功实做”,才能够真真正正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九、“种管收”与“薪满艺足”的富民志愿服务
     我们在龙里县调查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时,发现2020年起就增加推出两种类型的志愿服务:“种管收”志愿服务和“薪满艺足”志愿服务。说实话,我最初没有太重视这两个项目,认为名字“太土”“太直白”,缺乏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性和时尚性。然而,从2020年到2021年,再到2022年,每一次到龙里县调查都经常听到这两个项目。而且,越是到镇村基层的地方,这两个项目越受群众的欢迎。因此,迫使我重新关注和分析这两个项目的价值。 “种管收”志愿服务队 就是在“大比武”“擂台赛”之后,村民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改变脏乱差面貌,建设美丽整洁村庄之后,就进一步围绕发展生产、提高收入等领域不断努力、不断尝试。这时候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农民不知道种植和养殖什么品种有经济价值,有些农民担心种养新品种后难以经营和管理,更多村民是担心种植养殖出产品之后销售不出去而陷入困难。这时候,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鼓励单位、企业联合镇村建设“种管收”志愿服务队,既帮助乡村群众根据土地、气候等条件,选择种养品种;也邀请农科人员志愿者定期向群众传授种植过程、养殖过程的防范病虫害,提高质量产量等知识技能;还积极联系贵阳、广州以及其他城市的市场,借助网络销售为乡村群众扩大市场、扩大销售、获得收入。尤其是通过网络传播、企业合作,“种管收”志愿服务队为乡村群众创造多样化的生产和销售机会,保障群众的生活收入逐渐增长,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队 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就业困难,解决务工人员回乡的谋生出路。经过几年的实践,也成为常态化的志愿服务。2020年初,龙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现,大量外出务工的村民,因为新冠疫情的冲击,无法再去城市务工谋生,就陷入经济收入中断、家庭生活困难的状况。这时候,实践中心(所、站)就探索组建各类“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队。一方面,发动县镇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回乡村民尽量到附近企业就业,获得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根据产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回乡村民的技术技能义务培训,使回乡村民掌握新的工作技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提升经济收入。“薪满艺足”志愿服务最初只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策略,但是现在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成为各个镇村支持群众就业谋生、增加收入的常态化服务项目。我多次到镇村了解“种管收”和“薪满艺足”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和效果之后,就特别关注和重视。有时候,志愿服务项目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题目多新颖、方式多时尚,而是切实符合群众的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产生实实在在的服务效果。

十、“苗寨志愿者学院”让村民走进网络新时代
    “苗寨志愿者学院”的建设,既是灵机一动的想法,更是长期调查和思考的结果。其灵感来源于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打朗寨的变化和启迪。三年多来,我五次到龙里县,四次到洗马镇,三次到打朗寨。第一次到打朗寨是“意外加塞的行程”。2020年1月我到龙里县调查的第一天,县里给我安排考察八九个村寨。考虑打朗寨太偏远就没有安排。但是,前一天晚上飞机到了贵州,接我到龙里县交流时,领导感觉还是应该让我多了解一些,多看看村寨,因此增加了两三个村寨。因此,那一天县里的同志陪着我考察了11个村寨,增加的村寨里就有打朗寨,其目前已成为我到基层村居调查单日走访最多的村寨。时至今日,实践中心的人见到我还在道歉,“不好意思,那次让你跑很多村寨,辛苦你了。”我反而说,“还是要感谢你们安排的紧密行程,特别是增加打朗寨的行程,让我感受乡村文明实践的号召力和影响力。”2020年到打朗寨。看到村民经过反复动员和启发,终于开展文明实践“擂台赛”,将长年累月的“臭烘烘”垃圾坑改造成为美丽整洁的村民广场。我们去到的时候,村民正在开开心心打糍粑、画苗画、做刺绣,也在唱歌跳舞、斗牛娱乐。到了2021年,龙里县、洗马镇的同志发给我许多视频,是平坡村打朗寨的“黔韵说唱(即村民“四人说唱”),就是几个村民将文明实践、乡村治理的变化,用说说唱唱、歌舞传唱的方式表现出来,那种“听不清又听得懂”,“看起来诙谐又有启迪”的抖音视频非常吸引人、非常感染人。我转发给北京、广州、深圳的志愿者朋友分享,反馈都很好。因此,我这次到平坡村时就专门去看了打朗寨的苗画和“黔韵说唱”。如今,村民“黔韵说唱”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文明实践、环境治理,而且拓展到传唱苗画刺绣、传唱种植养殖、传唱瓜果蔬菜等等,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丰富。我一边考察,一边思考“黔韵说唱”与志愿服务传播的关系。在2022年,我三次到贵州省,其中两次到龙里县,这次就专门到平坡村打朗寨,商议“苗寨志愿者学院”的创办事宜。我与县里、镇里、村里讨论的时候,商定这是“一个乡村文艺说唱传播志愿服务的学院”,以“唱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唱响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唱响共同富裕志愿服务”为核心内容。同时商定“苗寨志愿者学院”以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站C位”。就是说,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主要导师等都是龙里县的乡村群众。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专业人士都是背后的支持者、推动者。我很高兴应邀担任名誉院长,也邀请田丰研究员、张祖平教授担任名誉院长。最近,我撰写《我心目中的苗寨志愿者学院》发出后,有很多专家学者、志愿者骨干自告奋勇,报名担任学院的特聘导师,支持学院的发展。我想,这是一个与传统志愿者学院风格差别很大,具有创新特色的村寨志愿者学院,其主要功能不是“讲课、听课”。 苗寨志愿者学院的传播流程:一是专家学者、志愿者骨干愿意义务奉献自己的理论知识、经验体会,提供乡村导师作为素材。二是乡村导师修改加工,将志愿服务理论语句精简之后,加入案例故事的元素,进行文艺说唱的改编。三是乡村导师用歌舞、说唱的方式将知识传播做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四是各种融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广泛传播“文艺说唱”的志愿服务知识技能,让各地区的乡村社区群众听得到、看得见。五是专家学者不断观摩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促进苗寨志愿者学院的不断创新发展。我感觉,苗寨志愿者学院是一个新颖的想法,是一个创新的实验,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事业。当然,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困难、遇到问题,只要坚守初心、坚持不懈,一点一点努力和推进,就能够获得成效、收获成功。我们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来做好这项事业。这样,就能够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