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共建共享的“绿道之城”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与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共建共享的“绿道之城”
来自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的调查分析

张苏娜  林锐斌   谭建光


       “我们在这里等啦,这里宽阔一点,老师他们经过就能看到啦”,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绿道上奔跑的孩子们开心地说道。在参观绿道时,沿途可以看见许多面带笑容的大人和小孩,孩子们在开阔的空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嬉戏打闹,想必他们一定很喜欢这样充满自然之美的享乐空间。这些欢乐时光都得益于长安镇“绿道之城”的建设。长安镇为了提升生态文明,打造生态魅力之城,计划建设150多公里的绿道,把13个社区串联起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党的十九大以来,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加重视,长安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绿道之城”规划建设,举全镇之力共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提升工作,希望能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格局,与群众共同打造宜居宜家的生态城市。走在环境优美的绿道上,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长安镇在绿道建设方面的投入和用心,也引发了更多思考。为此,特收集资料分析长安镇是如何将这样发达的工业大镇建设成为一个“生态赋能、全民共享”的绿道之城。

01文明实践吸引全民参与建设“生态绿道”
      调查发现,长安镇在一开始的绿道建设就不是政府的“孤军奋战”,而是动员社会群众参与,从生态理念的植入到绿道之城的概念创建,希望通过党建引领,全民共建,为生态赋能,不仅仅着眼于提升环境治理,也希望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文明素质,真正地达到整体的生态文明。长安镇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讲好长安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为重点,以不同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分三步走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力求让广大群众更好地认识以及参与到“绿道之城”的建设当中。 

文明实践吸引全民参与建设“生态绿道”


     第一步:党建引领公众积极参与,为生态赋能。从长安镇开始立项何建设“绿道之城”的时候,就通过党建引领、文明实践面向城乡广泛宣传普及,让生态环保以及“绿道之城”的理念家喻户晓。当环保和绿道的逐渐为人所知,这时候就要邀请群众亲身体会绿道建设的成果。面向全镇的党员干部,长安镇动员单位党组织策划开展“绿道之城”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以轻松创意的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沉浸式体验绿道之城建设,呼吁全镇党员干部带头讲好“绿道之城”故事,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长安镇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工作。经过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再由参与的党员志愿者作为向导,邀请群众报名参与到“绿道之城”的研学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不仅带领群众领略绿道美景,还会融入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环保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认识绿色长安、生态长安、幸福长安,倡导全民共建美好家园。
     第二步:“线上+线下”深入生态环保理念。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长安镇在深入理念的环节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首先植树节期间长安镇选取了绿道中具有特色的公园观景平台举行“绿道之城”文明实践活动,由镇主要领导讲解“绿道之城”建设规划,并结合文化艺术节目,呼吁群众关注和了解长安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也组织党员志愿者在绿道种植280棵树苗,另外通过布置“绿道之城”的宣传长廊,图文并茂地展示长安镇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结合线下的活动,长安镇推出了“绿道之城”线上植树平台,在“长安文化教育”公众微信号平台开展“绿道之城线上植树”活动。倡导群众在线认领树苗,通过环保知识问答、除害虫、浇水等小游戏,获得积分,积分排名前100名者将获得“绿道之城”系列文创品一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和参与“绿道之城”的建设,弘扬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文明新风,将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步:共创“绿道”IP,创新环保方式。为了将“绿道之城”的概念深入人心,长安镇以“绿道之城”IP共创的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到绿道的文化建设当中,为”绿道之城“赋予更多的意义。首先是邀请群众为“绿道之城”的特色景点取名字“赋身份”。为更好地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形象,长安镇面向群众公开征集莲花湖绿道道路、栈桥、观景台、桥下公园、驿站等特色景点名称,发动群众的智慧结合景点特色为“绿道”赋予不同的“美名”。然后会组织爱好者录制绿道之城主题视频,将“绿道之城”建设作为切入点,以广大群众的视角展现“绿道”的景色,透过生动的场景向社会传递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还会推出主题采访视频,采访群众对“绿道之城”建设的看法和寄语,并制作成微视频,加深群众的参与感;并推出“主播带你走绿道”微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带领群众看见绿道的美。最后还会推出“绿道之城”特色文创品。邀请社会各界以“绿道之城”为背景,设计主题手机壳、钥匙扣等文创品,为文创产品打上独特的长安标识,并免费赠送给参与活动的群众,让更多人通过产品中蕴含的环保理念和文化领略“绿道之城”的独特之处,创新生态环保方式。

02公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绿道赋能”
     长安镇希望通过“绿道之城”建设的文明实践“三步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到长安的绿道建设当中,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群众内心。而群众的积极参与也真正为绿道“赋能”,通过文化融入以及理念宣传,让绿道从普通的休闲场所转变为寄托着人民美好期望的“长安福地”。


(一)我为“绿道”取美名
     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动以及线上线下的生态环保理念植入,群众对绿道的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这样一个为民乐民的绿道很是喜欢。因此在绿道“IP”的创建的过程中,群众积极参与,为绿道的各个景点赋予了非常有特色的美名。长安镇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线上发布莲花湖绿道13个景点征名活动,全镇共有25342人参加、征集名字3056个。同时,组织了市、镇作家协会参观绿道,共有17名作家老师参加、征集名字 637个。经过精心的挑选和对比,最终产生了12个富有美感、独具匠心的美名,其中蕴含的美好期望以及吉祥之意为绿道增添了不少韵味。比如“莲珠桥”取“拨草现珠、串珠成链”之意,它将莲花山和莲花湖两珠相连,同时与“碧荷园”呼应,有着“珠联璧合、和谐美好”之意。再如“莲安亭”,群众结合饶宗颐题赠“长乐安宁“的墨宝,赋予绿道休息平台“文以化人,长乐安宁”文化理念,寓意静心美好、长乐安宁。而能够将莲花湖、高尔夫球场尽收眼底,满眼碧绿、不时有鹭鸟翱翔经过的观景平台也被誉为“飞鹭台”,这里花繁树茂、草长莺飞,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之美。这些名字结合了各个景点的特色,融入了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望,让绿道有了自己的“身份”,让群众更为认可,将生态绿道作为长安建设发展的一部分,更愿意参与维护绿道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二)我是“绿道”体验官
     通过群众的“赋名”参与,绿道的“名气”越来越旺,长安镇“趁热打铁”为绿道聚“人气”。从五月开始,每月以不同的主题邀请“绿道体验官”参与绿道徒步行走,融入家庭教育、亲子互动、品质生活、健康运动等文明风尚和理念,让群众亲身体验绿道的美好。第一期的活动恰逢“中国旅游日”,长安镇邀请中央、省、市、港澳等众多媒体记者以及20名市民作为“绿道体验官”,从莲花古寺出发,一路穿行莲花半山公园,共游“绿道之城”北部的山水游玩生态绿道。第二期的“绿道体验官”则主打“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以亲子互动的方式,邀请30名“绿道体验官”参与,并在游玩的过程中加入丰富的亲子互动游戏,结合“亲自随手拍”的活动为此次旅程留下精彩瞬间,让“绿道之美”铭记于心。“绿道体验官”第三期则是以“免除运动伤害,享品质健康生活”的主题开展,吸引了20多位群众积极报名参与,由专业教练通过生动活泼互动形式为群众普及科学运动的方法,希望群众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免除过度运动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我觉得这个活动举办得很有意义,不仅让我和孩子看见了绿道之美,也给我们这些‘新莞人’感受到长安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底蕴”“我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从小在莲花山下长大,这次的活动让我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这么美”,参与活动的“体验官”们都很有感触,无论是新莞人还是本地人都在绿道美景中拉近了与长安的距离,通过绿道重新认识了长安。

(三)唱响“绿道”我最行
     长安镇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正式发布了原创说唱作品《绿道之城·一起向未来》。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欢快的节奏和精简的语言,介绍了长安智造的发展以及绿道之城建设的历程。“莲花山下,茅洲河畔,通山达海,绿道之城,就是新长安”“来到长安,你肯奋斗,干啥你都行”,这一句句朗朗上口而又朴实的唱词,展现了长安“绿道之城”的新名片以及长安人最踏实最真挚的精神——奋斗带来富裕。这一作品的参与者不是专业的歌手,而是在长安安居乐业的文艺工作者、记者、护士、老师、交警铁骑、快递员、外卖员等,他们跟随着镜头在长安各个地标、绿道景点放声歌唱,以活力热情的舞姿展现了长安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 

03文明实践激励干部群众添彩“绿道之城”
     “绿道之城”建设通过文明实践“三步走”,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群众内心,但是要将这些理念转化为“长安绿道之城”的共建共享行动,则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带动。目前,“绿道之城”的硬件建设和设施完善还在进行当中,但是有部分的绿道已经开放参观。有时走过绿道,还会看见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自发地收集地上的垃圾,提醒孩子们要保护环境。可见,面对这样美丽的生态环境,大家已经渐渐有了保护意识。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可以作为很好的载体,通过志愿服务的开展,鼓励群众参与建设“绿道之城”并为维系绿道的美丽生态共同努力。因此,根据长安镇“绿道之城”建设的特点,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吸引群众可持续地参与“绿道之城”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长安镇“绿道之城”共享项目

(一)党群示范志愿服务,让“红辉绿道”增添色彩
     绿道文化不仅仅蕴含着生态文明的思想,也应当蕴含着党利民为民,引领群团组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为民服务”的态度和思考可以从少先队员的儿童开始引导。首先由经过培训的党员志愿者邀请学校里的团员代表、少先队员代表参观绿道,并采取“1+1+1”结对的方式进行绿道红色故事创作,即一党员带一团员、一少先队员,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绿道风景由党员志愿者融入红色经典故事,青少年儿童进行趣味的讲解,日后可在游客参观时传播有趣的绿道红色文化。

(二)志愿导赏“寻宝问道”,让“多彩绿道”人人共享
     绿道的建设贯穿了长安镇的各大绿色生态景点和公园,丰富的自然景观让人眼花缭乱,因此就需要导赏服务让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结合定向寻宝的活动,先邀请亲子家庭或者青少年、青年群体在绿道开展绿道特色景点打卡活动,然后筛选出定向能力突出的参与者加入到导赏志愿队伍中,可以由志愿者团队自主设计定向寻宝的关卡和打卡规则,创建出一套在寻宝过程中导赏的新型游玩模式,以这样更加活泼时尚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

(三)一花一草一世界,让“绿道行人”珍惜生态美丽
     绿道的建设结合了长安镇本身的山水资源,因此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各式的昆虫,可以作为日常且有趣的生态和生命教育基地。因此可以邀请镇内大学中生物、动植物、生态学等方面专业的学生作为志愿者,与镇内中小学合作,由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认识不同的动植物,并传递关于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的思想理念。参与的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是手工制作,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生命认识表达出来,并且作为宣传素材倡导“绿道行人”珍惜生态美丽。

(四)点点滴滴举手之劳,让“随手公益”影响你我他
     随着游客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活动垃圾的问题。绿道的建设会把13个社区串联起来,社区就可以像分配“包干区”一样维护自己门前的这片美景。各个社区可以定期组织居民到社区附近的绿道游玩参观,并引导群众在沿途随手拾取垃圾,在实践中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当活动恒常之后,可以发展出一支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居民参与到社区绿道的生态维护当中。

(五)爱心陪伴老幼同赏,让“绿荫长安”传播友善互助
     建在家门口的绿道大大方便了居民群众,也为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亲近自然的机会。绿道的硬件建设大多采用了平缓的跑道,不仅方便行人,也让轮椅、助行器等代步工具可以自由出入。因此,如此美好的生态资源不应只有部分群众可以享受,而应全民共享。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定期陪伴社区中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或是残康人士游玩绿道,在绿道爱心服务中传递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以及政府对群众的关心,不仅可以传播友爱互助的理念、有益于大家的身心健康,也可以促进邻里关系,创建和谐的生活氛围。

(六)激发创意献计献策,让“绿道之城”不断发展完善
     结合不同的志愿服务,在服务群众的同时,邀请群众在绿道的各个景点采取摄影、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打卡,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绿道的不同风采,激发群众为绿道建设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最终可以产出绿道动植物图鉴、绿道摄影集、绘画集等形成不同的文旅产品,能够更好地对绿道进行宣传以及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让“绿道之城”的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长安镇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的理念,与群众一起全力开展绿道的建设,共建共享绿道的生态文明资源,就是希望能够打造出集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生态赋能,一起向未来”的主题思想就体现了长安镇全民参与核心态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开展,绿道的生态维护、文化培育能够结合党建服务、家庭教育、生命教育、社会治理等工作推进,不仅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新时代思想和文明风尚的传播过程,值得社会各界参考借鉴。

您还可以了解更多: